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论穆旦诗歌语言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20页
   ·文学语言研究第10-13页
   ·穆旦诗歌语言研究第13-16页
   ·语言学批评和本文语言研究方法第16-20页
第一章 穆旦诗歌的语言形态第20-63页
 第一节 词汇的更新第20-36页
  一、非传统诗意的新生词汇第22-25页
  二、身体词汇第25-28页
  三、词汇语里意义的转化第28-31页
  四、虚词的使用第31-36页
 第二节 词汇组合的破格第36-44页
  一、矛盾词汇的配对使用第36-39页
  二、词汇语法功能的转换第39-41页
  三、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和第41-44页
 第三节 独特的句式第44-63页
  一、现代新诗的欧化第45-46页
  二、穆旦诗歌语言的欧化形态第46-60页
  三、欧化:汉语诗歌现代化的途径第60-63页
第二章 穆旦诗歌的语言隐喻性特征第63-91页
 第一节 隐喻的定义第63-65页
 第二节 隐喻与意象、象征第65-71页
  一、隐喻与思维第65-68页
  二、隐喻和意象第68-70页
  三、隐喻与象征第70-71页
 第三节 穆旦诗歌的语言与隐喻第71-83页
  一、充满肉感的语言隐喻第71-76页
  二、由具体到抽象的隐喻第76-81页
  三、含混语言的隐喻第81-83页
 第四节 隐喻与语篇的组合第83-91页
  一、片段的连缀第84-88页
  二、平行结构第88-91页
第三章 穆旦诗歌的语言反讽艺术第91-116页
 第一节 概念与背景第91-97页
  一、反讽概念的变迁第91-94页
  二、穆旦确立反讽姿态的背景第94-97页
 第二节 反讽语境与语言叙述姿态第97-104页
  一、矛盾冲突的语境第97-103页
  二、冷静超然的叙述姿态第103-104页
 第三节 反讽与穆旦诗语形态第104-116页
  一、所言非所指的语言形态第104-106页
  二、含混多义的语言第106-110页
  三、内心之思的独白与知性体验第110-116页
结语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3页
后记第123-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新文学集体创作研究(1928-1976)
下一篇:汉赋的生产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