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导论第18-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2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1.1.2 选题意义第19-21页
    1.2 本文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21-23页
        1.2.1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21-22页
        1.2.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22-23页
    1.3 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第23-25页
        1.3.1 主要创新点第23-24页
        1.3.2 可能存在的不足第24-25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25-47页
    2.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分析第25-34页
        2.1.1 产权及产权制度第25-28页
        2.1.2 产权制度改革第28-30页
        2.1.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第30-34页
        2.1.4 效应第34页
    2.2 理论基础第34-39页
        2.2.1 代理理论第34-37页
        2.2.2 交易费用理论第37-38页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38-39页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39-47页
        2.3.1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研究第39-41页
        2.3.2 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第41-43页
        2.3.3 关于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的研究第43-45页
        2.3.4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第45-47页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评析第47-62页
    3.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利益博弈分析第47-54页
        3.1.1 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委托代理与搭便车博弈分析第47-50页
        3.1.2 国有股权与非国有股权的博弈分析——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第50-53页
        3.1.3 结论第53-54页
    3.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经验第54-59页
        3.2.1 自上而下推动的制度变迁缩短了改革的时间,避免了改革的弯路第54-57页
        3.2.2 外部因素的变化导致政府部门原有行为偏好发生转移,推动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第57-58页
        3.2.3 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有效保障国有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第58-59页
        3.2.4 渐进性的改革特征保证了改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第59页
    3.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不足与教训第59-62页
        3.3.1 路径依赖性严重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效率第59-60页
        3.3.2 沉重历史包袱成为产权制度改革的“绊脚石”第60-61页
        3.3.3 滞后性与被动性的特征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针对性较弱第61-62页
第4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第62-79页
    4.1 公司治理效应理论分析第62-68页
        4.1.1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第62-64页
        4.1.2 公司治理运作机制第64-68页
        4.1.3 公司治理效应生成机理分析第68页
    4.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衡量与评价第68-71页
        4.2.1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衡量与动态运行机理模型第68-70页
        4.2.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70-71页
    4.3 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检验第71-77页
        4.3.1 研究假设第71-72页
        4.3.2 模型设定第72页
        4.3.3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第72页
        4.3.4 国有银行组实证结论及分析第72-75页
        4.3.5 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组实证结论及分析第75-77页
    4.4 实证结论及对比分析第77-79页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经营绩效效应分析第79-102页
    5.1 经营绩效效应理论分析第79-80页
        5.1.1 衡量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方法第79-80页
        5.1.2 经营绩效效应生成机理分析第80页
    5.2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财务指标体系分析第80-94页
        5.2.1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指标体系选择第81-85页
        5.2.2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指标体系分析第85-94页
    5.3 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第94-102页
        5.3.1 模型构建及变量的选取第94-97页
        5.3.2 数据来源第97页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结论第97-102页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风险承担效应分析第102-125页
    6.1 风险承担效应理论分析第102-108页
        6.1.1 风险与风险承担第102-104页
        6.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第104-107页
        6.1.3 风险承担效应生成机理分析第107-108页
    6.2 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模型——基于产权改革视角第108-110页
        6.2.1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收益函数第108-109页
        6.2.2 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收益函数第109页
        6.2.3 国有商业银行最优风险承担水平第109-110页
    6.3 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检验第110-125页
        6.3.1 变量选择第110-112页
        6.3.2 模型设定第112页
        6.3.3 样本选取第112页
        6.3.4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112-113页
        6.3.5 实证结论及分析第113-125页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125-130页
    7.1 研究结论第125-126页
    7.2 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对策建议第126-130页
        7.2.1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框架构建第126-128页
        7.2.2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42-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播与转型:走向生活世界的宋代社会教化研究
下一篇:北宋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实践--以北宋前中期为中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