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导论 | 第14-2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三、研究的思想、框架和主要方法 | 第23-25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25-28页 |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念的当代厘定 | 第28-39页 |
第一节 职业道德概念凸显的现实背景 | 第28-29页 |
一、职业生活的中心化 | 第28-29页 |
二、职业道德概念的日常化与多重化 | 第29页 |
第二节 职业道德概念的梳理 | 第29-32页 |
一、规范意义上的职业道德概念 | 第30页 |
二、个人品质意义上的职业道德概念 | 第30-31页 |
三、综合意义上的职业道德概念 | 第31-32页 |
第三节 职业道德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解 | 第32-39页 |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界定 | 第32-34页 |
二、职业道德的概念理解 | 第34-39页 |
第二章 职业道德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诉求 | 第39-103页 |
第一节 职业道德是现代人存在与发展的必然需求 | 第39-58页 |
一、对职业道德的追求是现代人存在的必然要求 | 第39-47页 |
二、职业道德是现代化发展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需求 | 第47-58页 |
第二节 职业道德是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必然诉求 | 第58-74页 |
一、职业道德是现代经济顺利运行的前提保障 | 第58-67页 |
二、职业道德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67-74页 |
第三节 职业道德是跨越风险社会的关键 | 第74-87页 |
一、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趋向:风险社会 | 第74-81页 |
二、风险社会注重生产者的自我管理 | 第81-85页 |
三、职业道德是风险社会强调自我管理的必然诉求 | 第85-87页 |
第四节 职业道德是现代化发展中增强社会团结的必要补充 | 第87-103页 |
一、现代化发展中社会团结的凸显 | 第87-92页 |
二、增强社会团结的路径探寻:重视精神领域的纽带联系 | 第92-96页 |
三、职业道德是现代化历程中增强社会团结的必然诉求 | 第96-103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的深层透视 | 第103-169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现实处境 | 第103-112页 |
一、诚信不足:商业领域内最重要的职业道德问题 | 第104-105页 |
二、医德的裂痕:不再高贵的白医天使 | 第105-106页 |
三、政府领域: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106-108页 |
四、师德:经济与暴力冲击下的"灵魂师" | 第108-110页 |
五、新闻传媒领域:有偿新闻冲击下的职业道德 | 第110-112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职业道德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112-139页 |
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本身所产生的职业道德风险 | 第113-124页 |
二、长期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格局及其当代影响 | 第124-132页 |
三、职业道德建设泛政治化及其影响 | 第132-139页 |
第三节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对当代中国职业道德发展现状的评述 | 第139-151页 |
一、历史地评价当代中国职业道德发展 | 第140-146页 |
二、现实地评价当代中国职业道德发展 | 第146-151页 |
第四节 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的主体性精神内容 | 第151-169页 |
一、责任意识 | 第151-155页 |
二、服务意识 | 第155-159页 |
三、诚信意识 | 第159-162页 |
四、人本意识 | 第162-169页 |
第四章 提升当代中国职业道德水平的措施 | 第169-212页 |
第一节 道德教育:提升当代职业道德水平的关键性举措 | 第169-193页 |
一、职业道德教育:培育良好的自我意识、提升职业道德表现的重要途径 | 第169-171页 |
二、有效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设计 | 第171-193页 |
第二节 完善大众传媒发展:提高职业道德传播与完善的外部环境条件 | 第193-202页 |
一、依赖传媒发展促进职业道德水平提升的必然性 | 第193-197页 |
二、完善大众传媒发展以促进社会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 第197-202页 |
第三节 法制建设:促进职业道德发展的有益制度补充 | 第202-212页 |
一、依赖法制建设促进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的必然性 | 第202-207页 |
二、通过法制建设促进社会职业道德发展的具体实施措施 | 第207-212页 |
结语 超越现实 追求卓越 | 第212-214页 |
附录 | 第214-216页 |
参考文献 | 第216-225页 |
后记 | 第2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