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ST沈机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3.1 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4 文献述评第17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页
    1.5 创新点第18-19页
2 非经常性损益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第19-26页
    2.1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基本理论第19-23页
        2.1.1 我国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界定第19页
        2.1.2 国外对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界定第19-21页
        2.1.3 我国与国外非经常性损益界定的主要区别第21-22页
        2.1.4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内容的变化第22-23页
    2.2 盈余管理相关基本理论第23-26页
        2.2.1 盈余管理概念界定第23页
        2.2.2 盈余管理的动机第23-26页
3 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第26-31页
    3.1 特别处理制度及其相关概念第26-27页
        3.1.1 我国特别处理制度及其发展过程第26-27页
        3.1.2 我国退市警示风险的撤销条件第27页
    3.2 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第27-28页
        3.2.1 保“壳”动机第27页
        3.2.2 直接融资动机第27-28页
        3.2.3 高管薪酬动机第28页
    3.3 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第28-31页
        3.3.1 资产处置第28-29页
        3.3.2 债务重组第29页
        3.3.3 资产重组第29页
        3.3.4 政府补助第29-31页
4 *ST沈机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分析第31-45页
    4.1 *ST沈机的基本情况第31-36页
        4.1.1 公司概况第31页
        4.1.2 *ST沈机戴帽历程第31-33页
        4.1.3 *ST沈机的财务情况第33-36页
    4.2 *ST沈机盈余管理动机分析第36-37页
    4.3 *ST沈机盈余管理机会分析第37-38页
        4.3.1 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缺陷第37页
        4.3.2 公司治理不完善第37-38页
        4.3.3 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不合理性第38页
    4.4 *ST沈机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第38-43页
        4.4.1 资产处置第39-41页
        4.4.2 债务重组第41-43页
    4.5 *ST沈机盈余管理结果分析第43-45页
        4.5.1 公司实现扭亏摘帽第43页
        4.5.2 公司股价变化分析第43-45页
5 研究结论、相关建议与研究展望第45-48页
    5.1 研究结论第45页
    5.2 规范ST公司实行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建议第45-47页
        5.2.1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会计准则第45-46页
        5.2.2 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和监管第46页
        5.2.3 健全和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第46-47页
    5.3 研究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后记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抑制Sur1在颅脑创伤后神经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TLR2通路缺陷在HBV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