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磷鲕状赤铁矿配加氧化钙还原与金属分离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铁矿石资源概况 | 第7-8页 |
1.2 复杂难选铁矿石分布概况及特点 | 第8-10页 |
1.3 鲕状赤铁矿资源概况 | 第10-11页 |
1.4 直接还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选矿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5.1 还原焙烧-磁选工艺 | 第12-13页 |
1.5.2 物理选矿 | 第13-14页 |
1.5.3 化学浸出 | 第14-15页 |
1.5.4 生物浸出 | 第15页 |
1.6 选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5-17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6.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实验与方法 | 第17-25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17-19页 |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19页 |
2.3 实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4 主要评价指标 | 第21-25页 |
2.4.1 失重率 | 第21-22页 |
2.4.2 金属化率 | 第22页 |
2.4.3 铁的回收率 | 第22-23页 |
2.4.4 磷含量的测定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鲕状赤铁矿碳热还原 | 第25-36页 |
3.1 鲕状赤铁矿正交还原实验 | 第25-27页 |
3.2 温度对鲕状赤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27-30页 |
3.2.1 失重率和金属化率 | 第27-29页 |
3.2.2 微观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3.3 粒度对鲕状赤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1 失重率和金属化率 | 第30-31页 |
3.3.2 微观结构分析 | 第31-32页 |
3.4 配碳比对鲕状赤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32-35页 |
3.4.1 失重率和金属化率 | 第32-34页 |
3.4.2 微观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鲕状赤铁矿配加氧化钙碳热还原 | 第36-46页 |
4.1 氧化钙对鲕状赤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36-40页 |
4.1.1 氧化钙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第36页 |
4.1.2 XRD分析 | 第36-38页 |
4.1.3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第38-40页 |
4.2 氧化钙复合添加剂对鲕状赤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40-45页 |
4.2.1 复合添加剂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XRD分析 | 第41-42页 |
4.2.3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第42-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鲕状赤铁矿还原产物金属分离的研究 | 第46-57页 |
5.1 温度对还原产物金属分离的影响 | 第46-48页 |
5.2 粒度对还原产物金属分离的影响 | 第48-51页 |
5.3 氧化钙对还原产物金属分离的影响 | 第51-53页 |
5.4 配碳比对还原产物金属分离的影响 | 第53-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