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缩略词语汇表 | 第7-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1 种子的休眠与解除方法 | 第12-13页 |
1.1.1 种子休眠 | 第12页 |
1.1.2 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 | 第12-13页 |
1.2 抗坏血酸(AsA)与种子休眠 | 第13-19页 |
1.2.1 AsA的发现及其化学性质 | 第13-15页 |
1.2.2 抗坏血酸的生物合成 | 第15-17页 |
1.2.3 抗坏血酸的代谢 | 第17页 |
1.2.4 抗坏血酸的生理功能 | 第17-18页 |
1.2.5 AsA与种子休眠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 在打破种子休眠过程中AsA与过氧化氢(H_2O_2)的相互关系 | 第19-24页 |
1.3.1 植物体内H_2O_2的产生途径 | 第19-20页 |
1.3.2 H_2O_2的清除机制 | 第20-21页 |
1.3.3 H_2O_2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 第21-22页 |
1.3.4 H_2O_2与种子休眠的关系 | 第22-23页 |
1.3.5 H_2O_2与AsA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4 乙烯与种子休眠的打破 | 第24-25页 |
1.4.1 乙烯与种子休眠的打破 | 第24页 |
1.4.2 AsA与乙烯的相互关系 | 第24-25页 |
1.4.3 H_2O_2与乙烯的相互关系 | 第25页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7-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7页 |
2.3 材料处理 | 第27-28页 |
2.3.1 低温层积处理 | 第27页 |
2.3.2 去皮处理 | 第27页 |
2.3.3 药品处理 | 第27-28页 |
2.3.4 种胚的培养 | 第28页 |
2.4 测定方法 | 第28-31页 |
2.4.1 发芽率 | 第28-29页 |
2.4.2 内源AsA | 第29页 |
2.4.3 H_2O_2 | 第29页 |
2.4.4 乙烯释放速率 | 第29页 |
2.4.5 ACC含量 | 第29页 |
2.4.6 ACS活性与ACO活性 | 第29页 |
2.4.7 GLDH活性 | 第29-30页 |
2.4.8 蛋白质含量 | 第30-31页 |
第3章 结果和分析 | 第31-55页 |
3.1 低温层积过程中休眠新疆野苹果种胚的变化 | 第31-35页 |
3.1.1 低温层积过程中新疆野苹果种子的萌发 | 第31页 |
3.1.2 低温层积过程中新疆野苹果种胚AsA和GLDH活性的变化 | 第31-32页 |
3.1.3 低温层积过程中新疆野苹果种胚H_2O_2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3.1.4 低温层级过程中内源乙烯含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3.1.5 低温层积过程中新疆野苹果种胚ACC含量的变化 | 第34页 |
3.1.6 低温层积过程中新疆野苹果种胚中ACS和ACO活性变化 | 第34-35页 |
3.2 AsA在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中的作用 | 第35-39页 |
3.2.1 不同浓度AsA对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不同浓度的石蒜碱(Lyc)处理种子的内源AsA含量 | 第36-37页 |
3.2.3 不同浓度的Lyc处理种子的内源ASA含量 | 第37页 |
3.2.4 AsA与Lyc处理对打破种胚休眠的作用 | 第37-38页 |
3.2.5 AsA与Lyc处理对种子GLDH活性、内源AsA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 H_2O_2在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中的作用 | 第39-41页 |
3.3.1 不同浓度H_2O_2处理对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2 H_2O_2合成抑制剂对新疆野苹果种胚萌发的影响 | 第40页 |
3.3.3 H_2O_2抑制剂对新疆野苹果种胚内源H_2O_2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乙烯在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中的作用 | 第41-45页 |
3.4.1 不同浓度ACC和乙烯利在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中的作用 | 第41-43页 |
3.4.2 乙烯合成抑制剂与作用抑制剂对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的影响 | 第43-45页 |
3.5 AsA和H_2O_2在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中的相互作用 | 第45-48页 |
3.6 AsA和乙烯在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中的相互作用 | 第48-54页 |
3.6.1 ASA与乙烯合成抑制剂复合处理对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的影响 | 第49-50页 |
3.6.2 AsA与乙烯作用抑制剂复合处理对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的影响 | 第50-51页 |
3.6.3. AsA对乙烯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的作用 | 第51-54页 |
3.7 AsA与H_2O_2在乙烯在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中的相互作用 | 第54-5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55-65页 |
4.1 AsA、H_2O_2和乙烯分别在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中的作用 | 第55-58页 |
4.1.1 AsA参与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的休眠 | 第55-56页 |
4.1.2 H_2O_2参与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的休眠 | 第56-57页 |
4.1.3 乙烯参与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的休眠 | 第57-58页 |
4.2 AsA、H_2O_2、乙烯在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 第58-65页 |
4.2.1 在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过程中AsA与H_2O_2的相互作用 | 第58-60页 |
4.2.2 在打破种胚休眠过程中AsA与乙烯的相互作用 | 第60-62页 |
4.2.3 在打破新疆野苹果种胚休眠过程中H_2O_2和AsA与乙烯的相互作用 | 第62-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