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22页
1 导论第22-45页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22-24页
   ·研究综述第24-39页
     ·研究视角第24-29页
     ·测度方法第29-37页
     ·存在问题第37-39页
   ·研究规划第39-42页
     ·研究单位和主题第39页
     ·研究思路第39-41页
     ·研究方法和工具第41-42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42页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42-45页
     ·研究创新第42-43页
     ·研究不足第43-45页
2 概念基础第45-55页
   ·脆弱性的内涵第45-47页
     ·贫困脆弱性的理论定义第45-47页
     ·贫困脆弱性的操作性定义第47页
   ·脆弱性生成机制第47-48页
   ·贫困和脆弱性的区别和联系第48-50页
     ·贫困家庭更脆弱第49页
     ·贫困不等于脆弱第49-50页
   ·脆弱性测度的基本准则第50-55页
     ·基本准则第50-52页
     ·脆弱性测度方法的准则满足度第52-55页
3 数据来源与相关处理第55-67页
   ·数据来源第55-57页
   ·变量选择与处理(准备)第57-67页
     ·变量选择的经验借鉴第57-58页
     ·本文的变量选择与处理第58-67页
4 家庭脆弱性测度框架第67-84页
   ·描述性的脆弱性测度第67-70页
     ·基于贫困动态的脆弱性—从暂时贫困的角度第67-69页
     ·基于变动性的脆弱性第69-70页
   ·推断性的脆弱性测度第70-84页
     ·参数法第72-80页
     ·非参数法第80-84页
5 家庭脆弱性测度结果第84-120页
   ·描述性脆弱性测度结果第84-95页
     ·基于暂时贫困者的脆弱性第84-86页
     ·基于暂时贫困值的脆弱性第86-90页
     ·基于变动性的脆弱性第90-94页
     ·描述性测度的基本结论第94-95页
   ·推断性脆弱性测度结果第95-120页
     ·面板数据、跨期均值和方差第95-100页
     ·面板数据、回归均值、跨期方差第100-106页
     ·面板数据、回归均值和方差第106-112页
     ·截面数据、回归均值和方差第112-115页
     ·bootstrap模拟数据第115-118页
     ·推断性测度的基本结论第118-120页
6 脆弱性测度方法评估第120-140页
   ·可靠性评估:重合率法第121-129页
     ·固定脆弱线,选择贫困线第121-122页
     ·固定贫困线,选择脆弱线第122-128页
     ·固定贫困线和脆弱线,评估分布估计的方法第128-129页
     ·评估测度指标第129页
   ·稳健性评估:秩相关法第129-132页
     ·分布估计方法选优第129-131页
     ·测度指标的选择第131-132页
   ·准确性评估:分位比较法第132-136页
     ·贫困线的确定第132-134页
     ·分布估计方法选优第134-136页
     ·测度指标的选择第136页
   ·测度方法评估结论第136-140页
7 脆弱地区和群体的识别:子群脆弱性的测度第140-153页
   ·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第140-146页
     ·城乡分布第141页
     ·省份分布第141-145页
     ·社区分布第145-146页
   ·脆弱群体的识别第146-151页
     ·教育第146-148页
     ·职业特征第148-149页
     ·年龄第149-150页
     ·抚养比第150-151页
   ·子群脆弱性测度结论第151-153页
8 脆弱性根源分解第153-164页
   ·为什么进行脆弱性分解第153-156页
   ·怎样进行脆弱性分解第156-158页
     ·脆弱率分解第156页
     ·脆弱性差异分解第156-158页
   ·脆弱性分解的结果及分析第158-164页
     ·脆弱率分解结果第158-159页
     ·脆弱性差异分解结果第159-162页
     ·脆弱性分解结论第162-164页
9 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64-174页
   ·筛选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第164-165页
   ·各因素的重要性比较第165-167页
   ·不同脆弱性水平上的影响因素第167-172页
   ·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结论第172-174页
10 结论、启示及研究拓展第174-181页
   ·结论第174-177页
   ·启示第177-178页
   ·研究拓展第178-181页
博士研究生科研成果目录第181-182页
附录第182-214页
 附录A 附表第182-205页
 附录B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部分代码第205-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27页
后记第227-229页

论文共2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综合平衡分析
下一篇: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中西制度差异根源与西方世界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