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综合平衡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1 引言第15-32页
   ·研究背景第15-18页
   ·文献综述第18-31页
     ·粮食生产文献综述第18-19页
     ·气候对粮食影响文献综述第19-21页
     ·粮食需求文献综述第21-23页
     ·粮食贸易文献综述第23-26页
     ·新能源开发对粮食冲击第26-28页
     ·粮食安全文献综述第28-31页
   ·研究目的及论文框架第31-32页
2 我国粮食生产的组合预测模型分析第32-59页
   ·粮食产量预测方法选择第33-34页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我国粮食产量预测第34-40页
     ·粮食单产分析模型第34-38页
     ·粮食播种面积分析模型第38-40页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我国粮食产量预测第40-45页
     ·灰色系统分析与建模原理第41页
     ·灰色模型建模步骤第41-42页
     ·粮食单产GM(1,1)模型的建立第42-44页
     ·粮食播种面积GM(1,1)模型的建立第44-45页
     ·灰色系统模型粮食产量预测第45页
   ·组合模型我国粮食产量预测第45-48页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第48-55页
     ·温室效应改变蒸发和降水量第48-49页
     ·温室效应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第49-50页
     ·2050年各国CO_2排放配额计算第50-55页
   ·生物能源减少CO_2排放量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3 我国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分析第59-97页
   ·我国粮食需求影响因素第59-78页
     ·人口数量增加第60-64页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第64-65页
     ·城市化进程加快第65-71页
     ·新能源带来冲击第71-78页
   ·我国粮食需求的恩格尔曲线实证分析第78-95页
     ·问题的提出第78-79页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第79-80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0-85页
     ·分位数法计算近年粮食人均需求量第85-90页
     ·恩格尔系数第90-92页
     ·预测2030年粮食需求量第92-95页
   ·2030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预测第95-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4 开放条件下我国粮食进出口状况分析第97-149页
   ·国际粮食贸易和国内粮食流通现状第97-130页
     ·国际粮食贸易现状第97-101页
     ·中国印度与东盟粮食比较优势计算第101-117页
     ·国内流通领域现状第117-120页
     ·粮食期货与现货第120-124页
     ·粮食储备第124-130页
   ·粮食价格指数GARCH模型第130-137页
   ·粮食安全目标函数介绍第137-138页
   ·开放条件下我国粮食安全指标体系模型分析第138-147页
     ·构建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第139-141页
     ·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原理第141-143页
     ·主成分分析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第143-147页
   ·本章小结第147-149页
5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49-153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149-150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50页
   ·政策建议第150-151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51-15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53-154页
附表第154-172页
 表A-1 我国近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与耕地面积情况第154-155页
 表A-2 粮食批发价格指数月度数据第155-156页
 表A-3 按收入五等分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第156页
 表A-4 按收入五等分农村平均每人纯收入第156页
 表A-5 2008年东盟各国粮食产品出口额第156-159页
 表A-6 SITCRev4第159-164页
 表A-7 标准国际贸易分类(节选)第164-171页
 表A-8 主成分分析指标数据第171-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4页
后记第184-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业学习、知识获取与创业绩效--基于家族第二代企业家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