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5 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城市内涝模拟研究综述 | 第20-38页 |
2.1 城市内涝模拟研究现状概述 | 第20-29页 |
2.1.1 基于设计降雨条件的城市内涝模拟研究 | 第20-26页 |
2.1.2 基于实时降雨的城市内涝模拟研究 | 第26-28页 |
2.1.3 降雨输入条件对城市内涝模拟精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 降雨空间分布研究概况 | 第29-33页 |
2.2.1 城市内涝模拟中降雨空间分布研究的必要性 | 第30页 |
2.2.2 面降雨研究概况 | 第30-33页 |
2.3 雷达估测降雨的研究 | 第33-36页 |
2.3.1 基于雷达估算技术的降雨空间分布 | 第34-35页 |
2.3.2 基于雷达预测技术的降雨临近预报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城市内涝模型的设计降雨雨型优化研究 | 第38-58页 |
3.1 设计降雨雨型的推求方法 | 第38-39页 |
3.2 水文频率分析优化研究 | 第39-48页 |
3.2.1 水文频率参数模型的构建 | 第40-42页 |
3.2.2 优化算法实现 | 第42-46页 |
3.2.3 实例研究 | 第46-48页 |
3.3 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优化研究 | 第48-56页 |
3.3.1 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模型的构建 | 第49-50页 |
3.3.2 优化算法实现 | 第50-53页 |
3.3.3 实例研究 | 第53-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城市内涝模型的降雨空间分布研究 | 第58-84页 |
4.1 基于泰森多边形法的降雨空间分布研究 | 第58-61页 |
4.1.1 泰森多边形插值方法 | 第58-59页 |
4.1.2 实例研究 | 第59-61页 |
4.2 基于反距离权重插值技术的降雨空间分布 | 第61-68页 |
4.2.1 降雨的空间插值计算 | 第61-63页 |
4.2.2 实例研究 | 第63-68页 |
4.3 基于雷达估算技术的空间降雨推求方法研究 | 第68-81页 |
4.3.1 雷达定量估测空间降雨方法 | 第68-79页 |
4.3.2 实例研究 | 第79-81页 |
4.4 空间降雨条件的内涝模拟 | 第81-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基于雷达估算技术的设计降雨过程面的推求研究 | 第84-104页 |
5.1 设计空间降雨过程推求 | 第84-88页 |
5.1.1 典型降雨的选取 | 第84-86页 |
5.1.2 设计降雨过程面的时程分配 | 第86-88页 |
5.2 基于雷达网格化降雨空间分布的城市内涝模拟 | 第88-91页 |
5.3 实例研究 | 第91-101页 |
5.3.1 研究区概况 | 第91页 |
5.3.2 基础数据收集 | 第91-93页 |
5.3.3 模型构建 | 第93-95页 |
5.3.4 24 h设计空间降雨分布的推求 | 第95-99页 |
5.3.5 模拟结果展示 | 第99-10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1-104页 |
第6章 基于雷达预测降雨技术的城市内涝实时预警研究 | 第104-116页 |
6.1 雷达预测空间降雨方法 | 第104-109页 |
6.1.1 跟踪方法 | 第104-106页 |
6.1.2 跟踪结果修正 | 第106-107页 |
6.1.3 外推方法 | 第107-109页 |
6.1.4 外推结果评价 | 第109页 |
6.2 基于雷达预测的城市内涝模型实时模拟 | 第109-111页 |
6.3 实例研究 | 第111-113页 |
6.3.1 实例1 | 第111-112页 |
6.3.2 实例2 | 第112-11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3-116页 |
结论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