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工作者论文

多元身份与跨界创作--许幸之电影及电影手稿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7-9页
    一、选题研究背景和依据第7页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7-8页
    三、文献综述第8-9页
第一章 跨界艺术家许幸之:艺术活动探析第9-17页
    第一节 浪漫主义者:美术青年的诗人气质第9-12页
    第二节 初涉话剧界:画布转向幕布的跨界尝试第12-14页
    第三节 从舞台跳入银圈:任电影布景师第14-17页
第二章 电影家许幸之:电影创作探析第17-36页
    第一节 绘而优则导:从布景师到电影导演第17-23页
        一、画家·诗人·布景师: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第17-18页
        二、时代的前瞻:以个人的幻梦刺痛集体的现实第18-21页
        三、《风云儿女》:把握时代脉搏的电影作品第21-23页
    第二节 缺失与遗憾:电影创作生涯的落幕第23-28页
        一、纪录片《中国万岁》和挚友吴印咸第23-25页
        二、执导《海上风暴》的纷争和遗憾第25-28页
    第三节 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剧本第28-30页
        一、底层苦难生活剧《米》、《望夫山》第28-29页
        二、“套层”式现实讽刺剧《随波而去》第29-30页
    第四节 关注电影本体与技术的电影评论第30-36页
        一、对苏联电影理论的关注第30-32页
        二、对于有声电影的看法第32页
        三、对电影制作技术的关注第32-36页
第三章 电影教育家许幸之:电影讲义探析第36-52页
    第一节 颠沛流离后:从导演到电影教育家第36-38页
    第二节 全面且实用:电影讲义概述第38-43页
    第三节 借鉴与启发:电影讲义评析第43-50页
        一、对普多夫金《电影导演论》的借鉴第43-47页
        二、受陈鲤庭等其他国内导演的启发第47-50页
    第四节 传承:电影手稿的教育意义第50-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游戏对电影创作方法产生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中产阶级中年人生的人文观照--桑弧“哀乐中年”三部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