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走向善治: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研究--以合肥市F社区“大共治”模式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一) 研究目的第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三、文献综述第14-18页
        (一) 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综述第14-15页
        (二) 善治模式第15-18页
        (三) 研究评述第18页
    四、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我国社区治理的改革趋势第20-26页
    一、善治模式的必要性第20-22页
        (一) 传统治理的困境第20-21页
        (二) 善治理论与社区治理第21-22页
    二、社区治理的善治趋势第22-26页
        (一) 善治视角下我国社区治理模式范例第22-24页
        (二) 我国社区治理的趋势——走向善治第24-26页
第三章 F社区治理中的“善治”第26-43页
    一、社区概况第26-28页
        (一) 地理区位第26页
        (二) 社区组织架构第26-28页
    二、善治:“大共治”模式之“善”第28-36页
        (一) 共治之“善”第28-31页
        (二) 服务之“善”第31-34页
        (三) 科技之“善”第34-36页
    三、善果:“大共治”模式成效分析第36-43页
        (一) 满意度调查:第36-39页
        (二) 善治成效分析第39-43页
第四章 社区善治的意义、困境和对策第43-54页
    一、社区善治的意义第43-44页
        (一) 创新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第43页
        (二) “民本位”意识的提高第43-44页
        (三) 增添社区发展自身动力第44页
        (四) 社会善治的先行兵第44页
    二、社区善治的困境第44-48页
        (一) 指导理论不足,实践案例缺乏第45页
        (二) 传统理念和既有模式的桎梏第45-46页
        (三) “多元共治”体系难以真正建立第46-47页
        (四) 社区善治缺少源动力第47页
        (五) 体制机制不完备第47-48页
    三、社区治理走向善治的对策建议第48-54页
        (一) 革新理念,突破传统模式禁锢第48-49页
        (二) 破立结合,创新社区善治实践第49-50页
        (三) 简政放权,明确“政-社”权责边界第50页
        (四) 培育社会组织,引入多元主体参与第50-51页
        (五) 链接资源,增添社区发展动力第51-52页
        (六) 建章立制,健全善治制度框架第52页
        (七) 深化研究,健全善治理论体系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第60-74页
    附录1:F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第60-68页
    附录2:F社区“三项清单”第68-74页
致谢第74-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工作介入老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以X社区为例
下一篇:社会工作介入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研究--以合肥市G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