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购行为的效应研究--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视角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2.1 基金流量影响因素研究 | 第17-21页 |
2.1.1 基金的历史业绩 | 第17页 |
2.1.2 证券市场的表现 | 第17-18页 |
2.1.3 基金家族规模 | 第18页 |
2.1.4 基金分红 | 第18-19页 |
2.1.5 基金年龄 | 第19-20页 |
2.1.6 基金规模 | 第20-21页 |
2.2 基金业绩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23页 |
2.2.1 基金规模 | 第21页 |
2.2.2 基金管理费率 | 第21-22页 |
2.2.3 基金经理个人特征 | 第22页 |
2.2.4 基金家族 | 第22-23页 |
2.2.5 基金年龄 | 第23页 |
2.3 基金管理人自购行为效应研究 | 第23-24页 |
2.4 信号传递理论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 第24-25页 |
2.5 文献述评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6-32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页 |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6-27页 |
3.1.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7页 |
3.1.4 “羊群效应”理论 | 第27-28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8-32页 |
3.2.1 基金自购与基金流量 | 第28-29页 |
3.2.2 基金自购与基金业绩 | 第29-32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2-37页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4.2 变量测量 | 第33-36页 |
4.2.1 被解释变量 | 第33页 |
4.2.2 解释变量 | 第33页 |
4.2.3 基金自购行为对基金流量影响的控制变量 | 第33-34页 |
4.2.4 基金自购行为对基金业绩影响的控制变量 | 第34-36页 |
4.3 模型构建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37-54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37-39页 |
5.2 计量方法的选择 | 第39-40页 |
5.3 基金自购与基金流量关系研究 | 第40-45页 |
5.3.1 相关性分析 | 第40-42页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5.4 基金自购与基金业绩关系研究 | 第45-51页 |
5.4.1 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5.4.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5.4.3 进一步研究 | 第48-51页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51-54页 |
5.5.1 基金流量指标的更换 | 第51-52页 |
5.5.2 基金业绩指标的更换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4-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5-56页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