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 借壳上市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2.1.1 借壳上市 | 第21页 |
2.1.2 壳公司 | 第21-22页 |
2.2 借壳上市方式 | 第22-23页 |
2.2.1 控制权与资产置换分别进行 | 第22页 |
2.2.2 控制权与资产置换同时进行 | 第22-23页 |
2.3 借壳上市流程及模式选择 | 第23-26页 |
2.3.1 借壳上市流程 | 第23页 |
2.3.2 借壳上市类别及选择原则 | 第23-26页 |
2.4 借壳上市相关理论 | 第26-29页 |
2.4.1 信号理论 | 第26-27页 |
2.4.2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7页 |
2.4.3 寻租理论 | 第27-28页 |
2.4.4 效率理论 | 第28页 |
2.4.5 代理理论 | 第28-29页 |
第3章 韵达货运借壳上市案例介绍 | 第29-34页 |
3.1 快递公司上市情况概述 | 第29-30页 |
3.2 公司简介 | 第30-32页 |
3.2.1 借壳方-韵达货运 | 第30-31页 |
3.2.2 壳公司-新海股份 | 第31-32页 |
3.3 韵达借壳上市案例回顾 | 第32-34页 |
第4章 韵达货运借壳上市具体分析 | 第34-48页 |
4.1 借壳上市动因分析 | 第34-37页 |
4.1.1 韵达货运借壳动因分析 | 第34-36页 |
4.1.2 新海股份让壳动因分析 | 第36-37页 |
4.2 借壳上市模式分析 | 第37-38页 |
4.2.1 韵达货运借壳上市模式选择 | 第37页 |
4.2.2 韵达货运借壳上市模式分析 | 第37-38页 |
4.3 借壳上市效应分析 | 第38-44页 |
4.3.1 股东财富效应分析 | 第38-39页 |
4.3.2 再融资的效应分析 | 第39-40页 |
4.3.3 借壳上市成本效应分析 | 第40-44页 |
4.4 借壳上市风险分析 | 第44-48页 |
4.4.1 借壳上市下的壳资源风险 | 第44-45页 |
4.4.2 业绩承诺无法实现的风险 | 第45页 |
4.4.3 家族式企业管理体制风险 | 第45-46页 |
4.4.4 终端网络加盟模式风险 | 第46-47页 |
4.4.5 市场竞争风险 | 第47-48页 |
第5章 案例启示与借鉴 | 第48-56页 |
5.1 选择借壳动因的启示与借鉴 | 第48-49页 |
5.1.1 促进业务发展 | 第48页 |
5.1.2 拓宽融资渠道 | 第48页 |
5.1.3 提高品牌影响力 | 第48-49页 |
5.2 选择借壳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 第49-50页 |
5.2.1 基于业务与财务视角谋划选定“净壳” | 第49页 |
5.2.2 基于双方现实情况与成本谋划选定“换股”方式 | 第49-50页 |
5.2.3 便于后续资产的整合 | 第50页 |
5.3 借壳上市效应的启示与借鉴 | 第50-51页 |
5.3.1 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 第50页 |
5.3.2 完善行政监管政策 | 第50-51页 |
5.4 风险防范应对启示建议 | 第51-56页 |
5.4.1 扩大直营比例 | 第51-52页 |
5.4.2 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 第52页 |
5.4.3 全面布局提高市场竞争力 | 第52-54页 |
5.4.4 提供人才保障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