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水诱发型滑坡排水影响因素与排水孔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1章 绪论第16-28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16-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成果第18-22页
        1.2.1 水诱发型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2 滑坡排水防治工程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3 滑坡排水孔的应用现状第20-22页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第22-24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4-26页
        1.4.1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4.2 创新点第25-26页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第26-28页
第2章 排水孔渗流解析和设计理论及降雨诱发滑坡的作用机理第28-42页
    2.1 排水孔解析理论第28-32页
        2.1.1 单排水孔解析理论第28-30页
        2.1.2 单个排水孔流量解析方法第30-32页
    2.2 排水孔设计理论第32-35页
    2.3 排水孔有限元计算理论第35-39页
    2.4 降雨诱发滑坡的作用机理第39-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排水孔排水效果和滑坡渗流场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2-90页
    3.1 岩土有限元软件Geo-Studio介绍第42-43页
    3.2 青杠林滑坡基本特征第43-47页
        3.2.1 滑坡边界与规模特征第43-44页
        3.2.2 滑坡结构特征第44-47页
    3.3 青杠林滑坡降雨渗流及稳定性数值模拟第47-53页
        3.3.1 建立滑坡计算模型第47-48页
        3.3.2 计算参数的选取第48-49页
        3.3.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49-51页
        3.3.4 排水防治前滑坡渗流场和稳定性分析第51-53页
        3.3.5 成果分析第53页
    3.4 有排水孔排水条件下的滑坡渗流场和位移场及稳定性分析第53-60页
        3.4.1 排水孔的模拟第53-55页
        3.4.2 建立带排水孔滑坡计算模型第55-56页
        3.4.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56页
        3.4.4 模拟计算结果第56-57页
        3.4.5 结果分析第57-60页
    3.5 排水孔各参数对排水效果和滑坡渗流场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60-87页
        3.5.1 孔长对滑坡排水防治效果的影响分析第61-66页
        3.5.2 孔径对滑坡排水防治效果的影响分析第66-70页
        3.5.3 孔布设倾角对滑坡排水防治效果的影响分析第70-74页
        3.5.4 孔埋设高度对滑坡排水防治效果的影响分析第74-78页
        3.5.5 孔排数对滑坡排水防治效果的影响分析第78-83页
        3.5.6 孔埋设间距对滑坡排水防治效果的影响分析第83-87页
    3.6 本章小结第87-90页
第4章 排水孔布设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排水孔优化设计第90-106页
    4.1 正交试验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基本原理第90-94页
        4.1.1 正交试验设计法第90-92页
        4.1.2 灰色关联分析法第92-94页
    4.2 排水孔参数敏感性分析第94-97页
        4.2.1 参数选取及计算结果第94-95页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95-97页
    4.3 青杠林滑坡仰斜式排水孔布设方案及优化设计第97-99页
        4.3.1 排水孔试验方案设计第97-98页
        4.3.2 基于Geo-Studio模拟的正交试验结果第98-99页
    4.4 仰斜式排水孔布设方案优化第99-104页
        4.4.1 仰斜式排水孔布设方案优化模型第99-101页
        4.4.2 最优排水孔布设方案的确定第101-103页
        4.4.3 遗传算法搜索最优的布设方案第103-104页
    4.5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5章 排水条件下青杠林滑坡加卸载响应比参数演化规律研究第106-120页
    5.1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基本原理第106-108页
    5.2 加卸载响应比评价模型的建立第108-111页
        5.2.1 青杠林滑坡加卸载及加卸载响应参数的选择与评价第108-109页
        5.2.2 青杠林滑坡位移加卸载响应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第109-110页
        5.2.3 青杠林滑坡加卸载响应比预测模型的建立第110页
        5.2.4 青杠林滑坡加卸载响应比滑坡失稳判别依据第110-111页
    5.3 加卸载响应比模型及加卸载响应比参数变化规律分析第111-116页
        5.3.1 选取位移监测点第111-112页
        5.3.2 加卸载响应比模型第112-113页
        5.3.3 排水条件下青杠林滑坡加卸载响应比变化规律研究第113-114页
        5.3.4 加卸载响应比与稳定性系数关系探讨第114-116页
    5.4 排水孔最优布设方案条件下滑坡加卸载响应比参数变化规律分析第116-117页
    5.5 本章小结第117-12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20-124页
    6.1 结论第120-123页
    6.2 展望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科研情况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准好氧条件下稳定化飞灰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的重金属溶出规律研究
下一篇:面接触副表面润湿性对液体膜润滑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