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及处理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 | 第15-16页 |
1.3 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特性及处理处置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3.1 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及特性概述 | 第16-18页 |
1.3.2 垃圾焚烧时重金属的迁移 | 第18页 |
1.3.3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1.3.4 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处置技术 | 第19-22页 |
1.4 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过程中主要功能微生物 | 第22-24页 |
1.4.1 填埋场参与碳循环的主要微生物 | 第22-23页 |
1.4.2 填埋场参与氮循环的主要微生物 | 第23-24页 |
1.5 垃圾焚烧灰渣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24页 |
1.6 研究内容、课题来源及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6.2 课题来源 | 第25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2.1 实验设计 | 第26-28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2 实验装置 | 第27-28页 |
2.1.3 实验运行 | 第28页 |
2.2 主要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28-29页 |
2.2.1 渗滤液主要指标的测定 | 第28-29页 |
2.2.2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29页 |
2.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第3章 渗滤液水质指标变化 | 第30-38页 |
3.1 渗滤液pH变化趋势 | 第30-31页 |
3.2 渗滤液ORP变化趋势 | 第31-32页 |
3.3 渗滤液COD和VFA变化趋势 | 第32-33页 |
3.4 渗滤液NH_4~+-N变化趋势 | 第33-35页 |
3.5 渗滤液Cl~-、SO_4~(2-)及硫化物变化趋势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渗滤液重金属浸出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 第38-48页 |
4.1 渗滤液重金属Cd和Cu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 第38-41页 |
4.2 渗滤液重金属Pb和Zn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4.3 渗滤液重金属Cr和Ni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 第43-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48-62页 |
5.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第48-49页 |
5.2 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与差异性 | 第49-52页 |
5.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52-58页 |
5.3.1 门水平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52-54页 |
5.3.2 纲水平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54-56页 |
5.3.3 属水平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56-58页 |
5.4 模拟柱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58-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