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梁节点优化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节点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第二章 扁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梁节点有限元分析 | 第25-51页 |
2.1 节点形式介绍 | 第25页 |
2.2 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33页 |
2.2.1 结构非线性分析 | 第25-29页 |
2.2.2 有限元模拟可行性验证 | 第29-31页 |
2.2.3 模型尺寸及材料参数 | 第31-33页 |
2.2.4 高强螺栓预拉力的实现 | 第33页 |
2.2.5 加载方式选择 | 第33页 |
2.3 单调加载时节点的内力分布和破坏机理分析 | 第33-36页 |
2.3.1 外套板与柱钢管四边焊接 | 第33-35页 |
2.3.2 外套板与柱钢管面面绑定 | 第35-36页 |
2.4 与原工程设计节点力学性能对比 | 第36-37页 |
2.5 参数分析 | 第37-39页 |
2.6 梁不同布置位置下节点受力性能 | 第39-42页 |
2.6.1 梁长边布置 | 第39-41页 |
2.6.2 梁短边布置 | 第41-42页 |
2.7 节点验证 | 第42-47页 |
2.7.1 角节点 | 第42-43页 |
2.7.2 中节点 | 第43-44页 |
2.7.3 边节点 | 第44-45页 |
2.7.4 螺栓承载力验算 | 第45-47页 |
2.8 节点耗能分析 | 第47-49页 |
2.9 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扁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梁节点试验研究 | 第51-77页 |
3.1 构件设计 | 第52-55页 |
3.2 试验介绍 | 第55-63页 |
3.2.1 试件加工 | 第55-57页 |
3.2.2 试件材料性能 | 第57-60页 |
3.2.3 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第60-62页 |
3.2.4 量测内容 | 第62-63页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73页 |
3.3.1 试验现象 | 第63-66页 |
3.3.2 荷载位移曲线 | 第66-67页 |
3.3.3 强度分析 | 第67-69页 |
3.3.4 刚度退化分析 | 第69页 |
3.3.5 延性分析分析 | 第69-70页 |
3.3.6 耗能分析 | 第70-71页 |
3.3.7 应变分析 | 第71-73页 |
3.4 有无支撑对比 | 第73-74页 |
3.5 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第四章 节点滞回性能分析 | 第77-83页 |
4.1 轴压比对Z2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 | 第77-79页 |
4.2 螺栓预紧力对Z2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 | 第79-80页 |
4.3 加劲肋厚度对Z2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 | 第80-82页 |
4.4 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节点优化设计与建议 | 第83-91页 |
5.1 节点优化设计 | 第83-85页 |
5.1.1 内隔板 | 第83页 |
5.1.2 外套板 | 第83-85页 |
5.2 节点设计建议 | 第85-86页 |
5.2.1 梁端板尺寸 | 第85页 |
5.2.2 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85-86页 |
5.3 节点施工建议 | 第86-87页 |
5.4 小结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5页 |
6.1 结论 | 第91-92页 |
6.1.1 试验部分 | 第91页 |
6.1.2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部分 | 第91-92页 |
6.2 展望 | 第92-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