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利用CRISPR-Cas9技术定点突变链霉菌rpsL基因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缩略词表第1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7页
    1.1 链霉菌在活性物质中的贡献及潜力第18-19页
    1.2 核糖体工程第19-21页
        1.2.1 核糖体工程简介第19-20页
        1.2.2 rpsL基因及K88E、P91S突变第20-21页
    1.3 基因组编辑技术及CRISPR-Cas9第21-26页
        1.3.1 基因组编辑技术第21-22页
        1.3.2 CRISPR-Cas9第22-23页
        1.3.3 CRISPR-Cas9技术在链霉菌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第23-26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海绵共附生链霉菌基因组编辑CRISPR-Cas9质粒构建第27-42页
    2.1 实验材料第27-28页
        2.1.1 实验菌株第27页
        2.1.2 实验质粒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35页
        2.2.1 化学法制备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制备第28-29页
        2.2.2 rpsL序列获取第29-30页
        2.2.3 spacer克隆第30-33页
        2.2.4 HR模板克隆第33-3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5-42页
        2.3.1 rpsL测序结果第35-36页
        2.3.2 Golden Gate assembly克隆spacer第36-38页
        2.3.3 HR模板克隆第38-42页
第三章 海绵共附生链霉菌基因组编辑第42-58页
    3.1 实验材料第42页
    3.2 实验方法第42-47页
        3.2.1 链霉菌孢子悬液的制备和保存第42页
        3.2.2 野生型菌株抗性检测第42-43页
        3.2.3 质粒转化ET12567/pUZ8002第43-44页
        3.2.4 接合、筛选及质粒自杀第44页
        3.2.5 硫链丝菌素诱导表达第44页
        3.2.6 colony PCR筛选转基因链霉菌第44-45页
        3.2.7 接合子质粒检测实验第45-46页
        3.2.8 RT-PCR检测元件表达情况第46-4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7-57页
        3.3.1 菌株抗性检测第47-48页
        3.3.2 PCR扩增检测质粒转化ET12567/pUZ8002第48-49页
        3.3.3 接合、筛选及质粒自杀第49-52页
        3.3.4 诱导表达实验结果第52页
        3.3.5 colony PCR筛选转基因链霉菌第52-53页
        3.3.6 接合子质粒检测第53-55页
        3.3.7 RT-PCR检测S07接合子Cas9及sgRNA表达情况第55-57页
    3.4 讨论第57-58页
第四章 天蓝色链霉菌及白色链霉菌基因组编辑第58-81页
    4.1 实验材料第58-59页
        4.1.1 实验菌株及所用培养基第58页
        4.1.2 实验质粒第58-59页
    4.2 实验方法第59-64页
        4.2.1 天蓝色链霉菌和白色链霉菌菌种鉴定第59页
        4.2.2 spacer克隆第59-60页
        4.2.3 HR模板克隆第60页
        4.2.4 链霉菌孢子悬液的制备和保存第60-61页
        4.2.5 接合、筛选及质粒自杀第61页
        4.2.6 硫链丝菌素诱导表达第61页
        4.2.7 Colony PCR筛选转基因链霉菌第61页
        4.2.8 阿布拉霉素浓度对于转化子筛选及生长的影响第61-62页
        4.2.9 半定量RT-PCR检测Cas9及sgRNA表达情况第62-6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4-77页
        4.3.1 天蓝色链霉菌和白色链霉菌菌种鉴定第64-65页
        4.3.2 spacer克隆第65-66页
        4.3.3 HR模板克隆第66-67页
        4.3.4 接合、筛选及质粒自杀第67-69页
        4.3.5 硫链丝菌素诱导表达第69-70页
        4.3.6 colony PCR筛选转基因链霉菌实验结果第70-71页
        4.3.7 阿布拉霉素浓度对于转化子筛选及生长的影响第71-73页
        4.3.8 半定量RT-PCR检测Cas9及sgRNA表达情况第73-77页
    4.4 讨论第77-81页
第五章 天蓝色链霉菌阳性菌株的活性检测第81-87页
    5.1 耐链霉素检测第81-84页
        5.1.1 实验材料第81页
        5.1.2 实验方法第81页
        5.1.3 结果与讨论第81-84页
    5.2 抗菌活性检测第84-87页
        5.2.1 实验材料第84页
        5.2.2 实验方法第84-85页
        5.2.3 结果与讨论第85-8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6.1 总结第87-88页
    6.2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6页
附录第96-100页
    附录1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配制第96-98页
    附录2 试剂与仪器第98-99页
    附表3 主要仪器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基因组学的红环菌目与其内聚磷菌属内细菌的种系发生分析与代谢特征研究
下一篇:寨卡病毒、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及基孔肯雅病毒多重实时荧光qRT-PCR检测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