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绪论 | 第9-14页 |
(一) 关注声音的趋势 | 第9-10页 |
(二)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更依靠声音,但是在学术中我们却更关注图像 | 第10-11页 |
(三) 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介绍 | 第11-14页 |
二、视听传播的内涵和历史 | 第14-27页 |
(一) 视听传播的内涵和历史 | 第14-15页 |
1、视觉和视觉传播的含义 | 第14-15页 |
2、听觉和听觉传播的含义 | 第15页 |
(二) 视听传播的历史发展情况 | 第15-24页 |
1、视听传播的历史痕迹 | 第15-24页 |
(三) 视听传播对当今电视艺术发展的影响 | 第24-27页 |
三、当代电视节目中的视听传播现象 | 第27-47页 |
(一)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视听关系 | 第27-38页 |
1、电视新闻节目是我国最主要的电视节目类型 | 第27-28页 |
2、电视新闻的声画比重现状 | 第28-38页 |
(二) 其他主要类型的电视节目所显露的"听强视弱"趋势 | 第38-41页 |
1、电视谈话节目呈现出了"听强视弱"的趋势 | 第38-40页 |
2、电视娱乐节目也呈现出了"听强视弱"的趋势 | 第40-41页 |
(三) 方言节目是电视节目"听强视弱"趋势下的产物 | 第41-47页 |
1、案例:杭州方言新闻"阿六头说新闻":方言是高收视率的秘密武器 | 第42-47页 |
四、重提听觉传播的重要性 | 第47-63页 |
(一) 重提听觉传播的重要性的原因探究 | 第47-50页 |
1、电视是一个听觉性的形象流 | 第47-49页 |
2、语言是人类描述现象和传播交流的通道 | 第49-50页 |
(二) 电视听觉传播被重视的社会原因分析 | 第50-63页 |
1、中国文化和审美传统决定了形成倾向于听觉传播的电视节目 | 第50-56页 |
2、中国电视机构的党政属性决定了形成倾向于听觉传播的电视节目 | 第56-63页 |
五、结语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1 "跑车肇事案"新闻场景表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