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一)基于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 第12页 |
| (二)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2页 |
| (三)基于数学高考试卷中数学创新题重要地位的现实 | 第12-13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一)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 第13页 |
| (二)高中数学创新题的研究拓展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 | 第13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一)例题分析法 | 第13-14页 |
| (二)分类研究法 | 第14页 |
| (三)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 (四)经验总结法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 一、基于能力培养的高中数学创新题研究 | 第15-17页 |
| (一)高中数学创新题内涵的研究 | 第15页 |
| (二)数学题编写研究 | 第15-16页 |
| (三)数学创新题编写研究 | 第16-17页 |
| 二、数学核心素养研究 | 第17-21页 |
| (一)国内数学素养的研究 | 第17-18页 |
| (二)国外数学素养的研究 | 第18页 |
| (三)国内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18-19页 |
| (四)国外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对高中数学创新题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 第21-32页 |
| 一、对高中数学创新题的认识 | 第21-26页 |
| (一)高中数学创新题的概念 | 第21页 |
| (二)高中数学创新题的分类 | 第21-25页 |
| (三)高中数学创新题的特点 | 第25-26页 |
| 二、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 第26-32页 |
|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 第26页 |
|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分类 | 第26-29页 |
| (三)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 | 第29-30页 |
| (四)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创新题的教学实例分析 | 第32-47页 |
| 一、改编题教学实例分析 | 第32-35页 |
| 二、数学开放题教学实例分析 | 第35-38页 |
| 三、数学信息给予题教学实例分析 | 第38-40页 |
| 四、数学应用题教学实例分析 | 第40-42页 |
| 五、以小课题和探究性作业等形式开展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实例分析 | 第42-47页 |
| 第五章 高中数学创新题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 第47-56页 |
| 一、改编题教学策略 | 第47-48页 |
| (一)重视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抽象素养 | 第47页 |
| (二)教师要弄清题目结构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素养 | 第47页 |
| (三)采取恰当的改编方式落实数学运算素养 | 第47-48页 |
| 二、数学开放题教学策略 | 第48-50页 |
| (一)增加其他学科情境类型培养学生抽象素养和建模素养 | 第48-49页 |
| (二)借助教材中的开放题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 | 第49-50页 |
| (三)重视开放题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素养 | 第50页 |
| 三、数学信息给予题教学策略 | 第50-52页 |
| (一)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抽象素养 | 第50-51页 |
| (二)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素养 | 第51-52页 |
| 四、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 第52-54页 |
| (一)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突出数学抽象素养 | 第52页 |
| (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模型意识 | 第52-53页 |
| (三)重视建模思想的应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 第53页 |
| (四)设计生活性较强的应用题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 第53-54页 |
| 五、以小课题和探究性作业等形式开展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 第54-56页 |
| (一)选择合适的素材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养 | 第54-55页 |
| (二)让学生亲历对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 | 第55页 |
| (三)感悟模型思想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 第55-5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 注释 | 第57-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