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2 采空区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国内外气力输送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 1.3.1 气力输送的发展概况 | 第14-18页 | 
| 1.3.2 气力输送的特点 | 第18-19页 | 
| 1.3.3 气力输送的分类 | 第19-21页 |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页 | 
|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粉煤灰气力输送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23-47页 | 
| 2.1 气力输送中参数的表述与意义 | 第23-28页 | 
| 2.1.1 气体常用参数 | 第23页 | 
| 2.1.2 固体颗粒(输送物料)常用参数 | 第23-26页 | 
| 2.1.3 气固两相流的基本性质及其参数 | 第26-28页 | 
| 2.2 输送物料的受力分析 | 第28-32页 | 
| 2.2.1 作用在单颗粒上的力 | 第28-29页 | 
| 2.2.2 颗粒的阻力系数 | 第29-30页 | 
| 2.2.3 作用在多颗粒上的力 | 第30-32页 | 
| 2.3 气力输送的动力学特征 | 第32-42页 | 
| 2.3.1 输送管中物料的运动状态 | 第32-35页 | 
| 2.3.2 气固两相流的悬浮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 2.3.3 气固两相流的悬浮运动方程 | 第36-38页 | 
| 2.3.4 系统的压力损失 | 第38-42页 | 
| 2.4 粉煤灰的理化特性 | 第42-47页 | 
| 2.4.1 粉煤灰定义 | 第42页 | 
| 2.4.2 粉煤灰危害 | 第42-43页 | 
| 2.4.3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及矿物组成 | 第43-44页 | 
| 2.4.4 粉煤灰的化学性质及成分 | 第44页 | 
| 2.4.5 粉煤灰的用途 | 第44-47页 | 
| 第三章 实验室装置及其控制与监测系统 | 第47-61页 | 
| 3.1 实验装置组成 | 第47-51页 | 
| 3.1.1 供气装置 | 第48-49页 | 
| 3.1.2 气固混合加速装置 | 第49页 | 
| 3.1.3 管路输送装置 | 第49页 | 
| 3.1.4 气固分离装置(除尘装置) | 第49-51页 | 
| 3.2 控制系统及其原理 | 第51-55页 | 
| 3.2.1 控制系统介绍 | 第51-53页 | 
| 3.2.2 控制系统中的DCS | 第53页 | 
| 3.2.3 控制系统中的PLC | 第53-55页 | 
| 3.3 输送物料的的监测系统 | 第55-60页 | 
| 3.3.1 电容层析成像的原理 | 第55-56页 | 
| 3.3.2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组成 | 第56-57页 | 
| 3.3.3 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 | 第57-60页 | 
| 3.4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四章 粉煤灰气力输送实验方案 | 第61-69页 | 
| 4.1 气力输送实验的设计目的及指导原则 | 第61页 | 
| 4.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61-63页 | 
| 4.3 实验步骤与实验记录 | 第63-65页 | 
| 4.4 实验记录的原始数据 | 第65-67页 | 
| 4.5 小结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69-97页 | 
| 5.1 实验条件与物性参数 | 第69-70页 | 
| 5.1.1 实验条件 | 第69页 | 
| 5.1.2 物性参数 | 第69-70页 | 
| 5.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70-90页 | 
| 5.2.1 开泵压力(输送压力)对系统的影响 | 第71-77页 | 
| 5.2.2 气体流量对系统的影响 | 第77-86页 | 
| 5.2.3 出力和料气比的关系 | 第86页 | 
| 5.2.4 输送中压力损失(压降)对系统的影响 | 第86-90页 | 
| 5.3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ECT)的实验运行状况分析 | 第90-95页 | 
| 5.3.1 实验运行全程分析 | 第90-92页 | 
| 5.3.2 实验运行局部分析 | 第92-95页 | 
| 5.4 小结 | 第95-9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7-101页 | 
| 6.1 基本结论 | 第97-98页 | 
| 6.2 存在问题 | 第98页 | 
| 6.3 改进方向 | 第98-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 致谢 | 第103-10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