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概述 | 第11-14页 |
1.1.1 多绳摩擦提升机的工作原理及优点 | 第11-12页 |
1.1.2 首绳调节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1.2 摩擦提升系统中首绳调节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调节张力平衡的装置 | 第14-15页 |
1.2.2 调节钢丝绳长度的调绳方法 | 第15-17页 |
1.3 现有调绳存在的不足及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多绳摩擦提升机起吊与调节装置系统方案设计 | 第19-27页 |
2.1 多绳摩擦提升机起吊及调节装置的设计要求 | 第19页 |
2.2 起吊与调节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19-23页 |
2.2.1 夹紧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21页 |
2.2.2 提升及导向装置 | 第21-22页 |
2.2.3 移动承载装置 | 第22-23页 |
2.3 起吊及调节装置的工艺流程 | 第23-24页 |
2.4 起吊及调节装置液压系统设计 | 第24-26页 |
2.4.1 液压系统的组成 | 第24-25页 |
2.4.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机械系统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 第27-45页 |
3.1 机械系统建模软件solidworks简介 | 第27-30页 |
3.1.1 SolidWorks软件的应用简介 | 第27页 |
3.1.2 多绳摩擦提升机起吊及调节装置的零部件建模 | 第27-28页 |
3.1.3 起吊与调节装置三维模型的实体虚拟装配 | 第28-30页 |
3.2 上夹紧装置主板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第30-36页 |
3.2.1 ANSYS软件中WORKBENCH的应用简介 | 第30-31页 |
3.2.2 上主板的特点及受力分析 | 第31-32页 |
3.2.3 上夹紧装置主板的有限元分析 | 第32-35页 |
3.2.4 主板结构的优化 | 第35-36页 |
3.3 上承载梁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第36-40页 |
3.3.1 上承载梁的有限元分析 | 第36-38页 |
3.3.2 上承载梁的结构优化 | 第38-40页 |
3.4 下承载梁的多目标参数优化分析 | 第40-43页 |
3.4.1 主梁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结构静力学分析 | 第40-41页 |
3.4.2 下承载梁主梁性能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3.4.3 下承载梁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起吊及调节装置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 第45-73页 |
4.1 虚拟样机技术及ADAMS软件在本课题中的应用 | 第45-47页 |
4.2 基于ADAMS的机械系统夹紧机构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 第47-65页 |
4.2.1 机械系统主要夹紧机构的动力学仿真过程 | 第47-50页 |
4.2.2 主要夹紧装置机械动力学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50-65页 |
4.3 基于ADAMS的机械系统整体的运动学仿真研究 | 第65-70页 |
4.3.1 机械系统整体运动学的仿真过程 | 第65-68页 |
4.3.2 系统整体运动学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第五章 多绳摩擦提升机起吊及调节装置的试验研究 | 第73-79页 |
5.1 试验研究的意义 | 第73页 |
5.2 试验研究过程 | 第73-76页 |
5.2.1 整个系统的协调性试验 | 第73-74页 |
5.2.2 单个夹紧装置夹紧力试验 | 第74-76页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6页 |
5.4 现场使用情况 | 第76-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