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数字电路论文

基于SoC的工业相机高速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高速串行总线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数据传输与存储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页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系统的整体设计与分析第15-23页
    2.1 系统核心设计与可行性分析第15-19页
        2.1.1 系统核心方案设计第15-18页
        2.1.2 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第18-19页
    2.2 SoC的模块组成与划分第19-20页
    2.3 系统设计与调试工具介绍第20-22页
        2.3.1 系统设计与调试的软件工具介绍第20页
        2.3.2 系统设计与调试的硬件工具介绍第20-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传输端总线介绍与逻辑模块设计第23-41页
    3.1 PCIExpress总线介绍第23-28页
        3.1.1 PCIExpress总线层次结构第23-24页
        3.1.2 PCIExpress总线关键信号第24-25页
        3.1.3 TLP格式及路由第25-28页
    3.2 PCI-E硬核的使用第28-31页
        3.2.1 PCI-E硬核介绍第28-29页
        3.2.2 PCI-E硬核例化与配置第29-30页
        3.2.3 PCI-E硬核仿真第30-31页
    3.3 PCI-E接口设计与实验验证第31-40页
        3.3.1 PCI-E接口的整体设计第32-34页
        3.3.2 PCI-E接口的关键状态机设计第34-36页
        3.3.3 PCI-E接口的实验验证第36-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传输端驱动接口分析与固件设计第41-59页
    4.1 USB通信系统组成第41-43页
        4.1.1 USB通信系统的主从结构与传输模型第41-42页
        4.1.2 USBHost功能介绍第42-43页
    4.2 xHC驱动接口分析第43-51页
        4.2.1 xHC接口组成第43-44页
        4.2.2 xHC接口寄存器功能分析第44-46页
        4.2.3 xHC接口数据结构的组织与管理第46-51页
    4.3 驱动固件开发第51-54页
        4.3.1 USBHost的初始化第51页
        4.3.2 USB设备的枚举实现第51-53页
        4.3.3 固件的文件组成及说明第53-54页
    4.4 驱动固件的调试验证第54-57页
    4.5 本章小节第57-59页
第五章 存储端逻辑模块设计与实现第59-73页
    5.1 SATA协议概述第59-60页
    5.2 SATA2.0 Host物理层设计第60-63页
        5.2.1 GTX介绍第60页
        5.2.2 SATA2.0GTX配置与OOB模块设计第60-63页
    5.3 SATA2.0 Host的逻辑层实现第63-68页
        5.3.1 SATA Host逻辑层整体设计第64-65页
        5.3.2 SATA Host关键模块设计第65-68页
    5.4 SATA Host对硬盘的连续读写测试第68-70页
    5.5 适配模块设计第70-71页
    5.6 本章小节第71-73页
第六章 多个USB3.0相机的点对点数据传输验证与测试第73-83页
    6.1 实验平台与环境第73-74页
    6.2 相机控制参数的配置第74页
    6.3 USB3.0相机的点对点数据传输验证与测试第74-81页
        6.3.1 传输逻辑与数据格式的验证第74-78页
        6.3.2 适配模块和存储逻辑的验证第78-79页
        6.3.3 系统传输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第79-81页
    6.4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7.1 总结第83-84页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硕士期间的论文与专利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小型柴油发电机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策略研究--以KP公司为例
下一篇:企业战略管理视域下A培训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