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犬细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1 犬细小病毒的病原生物学 | 第12-14页 |
1.1 形态特点和理化性质 | 第12-13页 |
1.2 病毒基因组结构 | 第13-14页 |
2 CPV-2的起源与进化 | 第14-18页 |
2.1 CPV-2的起源 | 第15页 |
2.2 CPV-2a抗原变异株 | 第15-16页 |
2.3 CPV-2b抗原变异株 | 第16页 |
2.4 CPV-2c抗原变异株 | 第16-17页 |
2.5 VP2基因上其他位点的突变 | 第17-18页 |
3 CPV-2抗原变异株的世界分布 | 第18-19页 |
4 CPV-2 抗原变异株的宿主范围 | 第19-23页 |
4.1 CPV-2对犬的感染 | 第19-20页 |
4.2 CPV-2对猫感染能力的重新获得 | 第20页 |
4.3 CPV-2对其他野生动物的感染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宏病毒组技术鉴定牦牛鼻腔样本中病毒种类 | 第23-3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4-28页 |
1.1 临床样本 | 第24页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4页 |
1.3 样本的处理及病毒核酸的提取 | 第24-25页 |
1.4 病毒核酸的提取 | 第25-26页 |
1.5 双链cDNA的反转录 | 第26页 |
1.6 建库和TruSeqIllumina测序 | 第26页 |
1.7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1.8 运用PCR方法验证鉴定出的病毒的存在 | 第27-28页 |
2 结果 | 第28-29页 |
2.1 序列数据的分析结果 | 第28页 |
2.2 牦牛呼吸道样本中病毒种类 | 第28页 |
2.3 PCR验证病毒在样本中的存在 | 第28-29页 |
3 讨论 | 第29-32页 |
3.1 宏病毒组技术鉴定病毒种类 | 第29-30页 |
3.2 与牦牛BRDC相关的病毒 | 第30页 |
3.3 犬细小病毒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牦牛源CPV-2的检测和分子分型 | 第32-40页 |
1.材料和方法 | 第32-35页 |
1.1 临床样本和核酸的提取 | 第32-33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4页 |
1.5 PCR扩增目的片段 | 第34页 |
1.6 PCR产物的链接、转化 | 第34页 |
1.7 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 第34-35页 |
2 结果 | 第35-37页 |
2.1 牦牛鼻腔棉拭子中CPV-2的检出情况 | 第35页 |
2.2 牦牛血清样本中CPV-2的检出情况 | 第35页 |
2.3 VP2部分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第35-36页 |
2.4 牦牛血清中CPV-2X1和X2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 第36-37页 |
2.5 牦牛血清中CPV-2X1和X2NS1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 第37页 |
3 讨论 | 第37-40页 |
3.1 牦牛源CPV-2的检出及意义 | 第37-38页 |
3.2 牦牛源CPV-2的VP2的进化分析 | 第38-39页 |
3.3 感染牦牛血清CPV-2基因变异与宿主迁移的关系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牦牛源CPV-2的基因组研究 | 第40-5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3页 |
1.1 临床样本和核酸的提取 | 第41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42页 |
1.5 RT-PCR方法扩增目的片段 | 第42-43页 |
1.6 目的片段的链接转化 | 第43页 |
1.7 5~'和3~'的RACEPCR扩增 | 第43页 |
1.8 牦牛源CPV-2基因组序列的拼接与分析 | 第43页 |
1.9 牦牛源CPV-2基因组序列的重组分析 | 第43页 |
2 结果 | 第43-51页 |
2.1 基因组各个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第43-44页 |
2.2 牦牛源CPV-2CPV/CN/ya1/2017株的基因组拼接及分析 | 第44页 |
2.3 牦牛源CPV-2CN/ya1/2017株的遗传进化分析 | 第44-47页 |
2.4 牦牛源CPV-2CPV/CN/ya1/2017株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 | 第47-51页 |
2.5 牦牛源CPV-2基因组序列的重组分析 | 第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3.1 VP2基因的变异与宿主范围 | 第51页 |
3.2 CPVCN/ya1/2017NS1基因的遗传变异 | 第51-52页 |
3.3 NS1基因的变异对犬细小病毒遗传进化的影响 | 第52-54页 |
结论与创新点 | 第54-56页 |
1.本论文的结论 | 第54页 |
2.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附录1 文献中用于基因比对的GenBank中序列的讯息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