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工业历史环境下建筑共生设计的探讨--以南京和记洋行厂房北为例

上篇第5-100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课题研究缘起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历史建筑保护更新的相关理念第17-18页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8-21页
            1.3.1 研究方法第18页
            1.3.2 研究框架第18-21页
    第二章 对工业遗产改造与更新的解读第21-34页
        2.1 工业遗产改造与更新的背景第21-23页
            2.1.1 工业革命影响下的城市建设及带来的问题第21-22页
            2.1.2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转型以及产业类建筑改造的迫切需求第22-23页
            2.1.3 工业遗产改造更新的机遇与挑战第23页
        2.2 工业遗产改造更新的理论与技术第23-27页
            2.2.1 触媒理论——一种保护手法第23-24页
            2.2.2 原真性保护理论——一种价值判断第24-25页
            2.2.3 工业遗产改造与更新的新技术与法规第25-27页
        2.3 工业遗产的价值判断及分级第27-33页
            2.3.1 工业遗产的价值第27-30页
            2.3.2 工业遗产的分级及对应保护策略第30-33页
        2.4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工业遗产改造更新环境下共生设计的解读第34-44页
        3.1 共生思想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第34-35页
            3.1.1 源于生物学领域的共生思想第34页
            3.1.2 共生思想在哲学、经济学、建筑学领域的发展第34-35页
        3.2 共生建筑论第35-38页
            3.2.1 “道”的复权第36页
            3.2.2 中间领域第36-37页
            3.2.3 圣域第37-38页
            3.2.4 小结第38页
        3.3 共生建筑理论指导下的工业遗产改造更新第38-43页
            3.3.1 共生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第38-40页
            3.3.2 旧工业建筑改造更新中的“中间领域”第40-42页
            3.3.3 旧工业建筑改造更新中的“圣域”第42-43页
        3.4 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工业遗产共生设计策略第44-70页
        4.1 与城市发展的共生策略第44-49页
            4.1.1 与城市战略规划共生第44-46页
            4.1.2 与区域更新发展共生第46-47页
            4.1.3 与环境共生策略第47-49页
        4.2 与工业遗产的共生策略第49-69页
            4.2.1 工业遗产信息解读下的共生策略第49-51页
            4.2.2 工业遗产肌理延续下的共生策略第51-56页
            4.2.3 工业遗产形式设计下的共生策略第56-61页
            4.2.4 工业遗产结构再生下的共生策略第61-65页
            4.2.5 工业遗产空间重塑下的共生策略第65-69页
        4.3 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南京和记洋行厂房北工业遗产改造更新项目第70-88页
        5.1 和记洋行工业遗产改造更新项目概述第70-78页
            5.1.1 和记洋行工业遗产发展历史第70-71页
            5.1.2 和记洋行工业遗产现状调查第71-73页
            5.1.3 和记洋行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第73-75页
            5.1.4 和记洋行旧工业厂区改造计划第75-78页
        5.2 和记洋行工业遗产中的优秀建筑——厂房北(原11号篮筐车间)概况第78-88页
            5.2.1 厂房北(原11号篮筐车间)历史概况第78-83页
            5.2.2 厂房北现状第83-86页
            5.2.3 厂房北整体建筑价值评估第86-87页
            5.2.4 厂房北保护要求及改造目标第87-88页
    第六章 结语第88-90页
        6.1 结论第88-89页
        6.2 展望与不足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图表目录第91-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作者简介第99-100页
下篇第100-169页
    效果图第103-108页
    历史发展及现状分析第108-127页
    肌理延续下的厂房北设计第127-132页
    形式设计下的厂房北设计第132-139页
    结构再生下的厂房北设计第139-152页
    空间重塑下的厂房北设计第152-160页
    技术图纸第160-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最不利射入角的钢框架结构抗震分析
下一篇:底层框架-配筋暖砖墙体抗震性能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