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底层框架-配筋暖砖墙体抗震性能研究分析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第1章 绪论第16-26页
    1.1 课题背景第16-17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1.3 国内外节能保温墙体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19-25页
        1.3.1 国内新型节能保温墙体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2 国外新型节能保温墙体研究现状第22-25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5-26页
第2章 底层框架-配筋暖砖墙体有限元分析的相关理论第26-42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有限元分析理论简介第26-30页
        2.2.1 有限元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第26-27页
        2.2.2 有限元法的特点第27页
        2.2.3 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第27-29页
        2.2.4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概述第29-30页
    2.3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0-41页
        2.3.1 有限元软件ANSYS第30-32页
        2.3.2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建模方式的选择第32-33页
        2.3.3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单元的选择第33-34页
        2.3.4 网格划分第34页
        2.3.5 收敛准则与精度第34页
        2.3.6 钢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第34-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底层框架-配筋暖砖墙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2-64页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2-45页
        3.1.1 基本假定第42-43页
        3.1.2 模型尺寸及计算参数第43-45页
    3.2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45-50页
        3.2.1 模型尺寸及参数的选用第46-47页
        3.2.2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第47-50页
    3.3 底层框架-配筋暖砖墙体模态分析第50-56页
        3.3.1 模态分析的含义第50页
        3.3.2 模态分析的基本过程第50-51页
        3.3.3 模态分析的运动方程第51-52页
        3.3.4 模态分析提取方法第52-53页
        3.3.5 底层框架-配筋暖砖墙体模态分析第53-56页
    3.4 底层框架-配筋暖砖墙体谐响应分析第56-61页
        3.4.1 谐响应分析的含义第56-57页
        3.4.2 谐响应分析的运动方程第57页
        3.4.3 谐响应分析方法第57-58页
        3.4.4 底层框架-配筋暖砖墙体谐响应分析第58-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4页
第4章 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底层框架-配筋暖砖墙体抗震性能分析第64-90页
    4.1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含义第64页
    4.2 有限元模拟的加载方法第64-65页
    4.3 墙体破坏特性第65-72页
        4.3.1 未开洞墙体的破坏特性第65-69页
        4.3.2 开洞墙体的破坏特性第69-72页
    4.4 滞回曲线分析第72-76页
    4.5 墙体耗能分析第76-78页
    4.6 墙体骨架曲线分析第78-81页
    4.7 墙体归一化骨架曲线第81-83页
    4.8 墙体延性分析第83-85页
    4.9 墙体刚度退化第85-88页
    4.10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5章 底层框架-配筋暖砖墙体与其它墙体抗震性能对比分析第90-100页
    5.1 墙体有限元模型建立第90-92页
    5.2 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第92-93页
        5.2.1 模态分析第92-93页
        5.2.2 谐响应分析第93页
    5.3 不同墙体破坏形态第93-95页
    5.4 不同墙体的抗震性能分析第95-98页
    5.5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0-104页
    6.1 结论第100-102页
    6.2 建议与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历史环境下建筑共生设计的探讨--以南京和记洋行厂房北为例
下一篇:南京老山灵玲马戏城马戏馆的流线组织与内部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