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半纤维素及木聚糖 | 第10页 |
·木聚糖的生物降解 | 第10-11页 |
·乙酰木聚糖酯酶 | 第11-14页 |
·乙酰木聚糖酯酶的基因家族 | 第11-12页 |
·AXEs 的结构和催化特性 | 第12-13页 |
·AXEs 的底物及酶活检测 | 第13页 |
·乙酰木聚糖酯酶与木聚糖酶的协同作用 | 第13页 |
·AXEs 的应用前景 | 第13-14页 |
·影响重组酵母菌高效表达的因素 | 第14-16页 |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 第14-15页 |
·pH 对发酵的影响 | 第15页 |
·溶氧对发酵的影响 | 第15页 |
·甲醇流加对发酵的影响 | 第15页 |
·防止外源蛋白的水解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乙酰木聚糖酯酶的优化表达 | 第18-31页 |
·材料 | 第18-20页 |
·菌种 | 第18页 |
·试验药品 | 第18页 |
·培养基 | 第18-19页 |
·仪器 | 第19-20页 |
·方法 | 第20-21页 |
·乙酰木聚糖酯酶优化表达的单因素实验 | 第20-21页 |
·不同培养基对酵母表达的影响 | 第20页 |
·不同起始pH 对酵母表达的影响 | 第20页 |
·诱导过程中酪蛋白水解物添加量对表达的影响 | 第20页 |
·甲醇浓度对表达的影响 | 第20页 |
·Box-Behnken 设计 | 第20-21页 |
·试验验证 | 第21页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30页 |
·乙酰木聚糖酯酶的单因素试验 | 第21-25页 |
·不同培养基对酵母表达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不同起始pH 对酵母表达的影响 | 第22-23页 |
·诱导过程中酪蛋白水解物添加量对表达的影响 | 第23-24页 |
·甲醇浓度对表达的影响 | 第24-25页 |
·响应面试验优化 | 第25-30页 |
·Box-Behnken 设计 | 第25-26页 |
·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 第26-28页 |
·响应面分析及最优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28-29页 |
·验证试验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乙酰木聚糖酯酶的高密度发酵 | 第31-39页 |
·材料 | 第31-33页 |
·菌种 | 第31页 |
·培养基 | 第31页 |
·溶液 | 第31-32页 |
·SDS-PAGE 溶液 | 第31-32页 |
·发酵流加溶液 | 第32页 |
·试验药品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种子活化 | 第33页 |
·发酵罐基础培养基菌体培养 | 第33-34页 |
·补料阶段的培养 | 第33-34页 |
·甲醇的诱导的阶段 | 第34页 |
·发酵液分析 | 第34-35页 |
·菌体湿重测定方法 | 第34页 |
·菌体OD_(600) 测定方法 | 第34页 |
·酶活测定 | 第34页 |
·SDS-PAGE 检测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添加酪蛋白水解物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5-36页 |
·优化发酵 | 第36-38页 |
·OD_(600) 和湿重 | 第36页 |
·乙酰木聚糖酯酶的活性检测 | 第36-37页 |
·SDS-PAGE 分析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乙酰木聚糖酯酶的催化特性研究 | 第39-49页 |
·材料 | 第39页 |
·酶 | 第39页 |
·试验药品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3页 |
·粗酶液的纯化 | 第39-40页 |
·乙酰木聚糖酯酶的去糖基化 | 第40页 |
·乙酰木聚糖酯酶去糖基化后对底物催化能力的变化 | 第40-41页 |
·对乙酰化木聚糖的催化能力的变化 | 第40页 |
·对四乙酰木糖的催化能力的变化 | 第40-41页 |
·对4-Methylumbelliferyl-acetate 催化能力的变化 | 第41页 |
·金属离子对AXE 去糖基化前后活性的影响 | 第41页 |
·糖基化对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页 |
·糖基化对乙酰木聚糖酯酶抗木瓜蛋白酶的影响 | 第41页 |
·PMSF 对酶的抑制作用 | 第41页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以4-Methylumbelliferyl-acetate 为底物测定酶活 | 第41-42页 |
·以乙酰化的物质为底物测定生成乙酸的含量(乙酸试剂盒) | 第42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42-43页 |
·SDS-PAGE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粗酶液的纯化 | 第43-44页 |
·乙酰木聚糖酯酶的去糖基化 | 第44页 |
·糖基化对底物催化能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对acetyl xylan 的催化能力的影响 | 第44页 |
·对tetra-acetate xylose 的催化能力的影响 | 第44页 |
·对4-Methylumbelliferyl-acetate 催化能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金属离子对AXE 去糖基化前后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去糖基化对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糖基化对乙酰木聚糖酯酶抗木瓜蛋白酶的影响 | 第47页 |
·PMSF 对酶的抑制作用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草菇木聚糖酶的制备以及与乙酰木聚糖酯酶的协同作用 | 第49-55页 |
·材料 | 第49-50页 |
·菌株 | 第49页 |
·培养基 | 第49-50页 |
·PDA 固体培养基 | 第49页 |
·PDB 液体培养基 | 第49页 |
·产酶培养基 | 第49-50页 |
·方法 | 第50-52页 |
·草菇诱导产酶培养 | 第50-51页 |
·种子培养 | 第50页 |
·液体产酶培养 | 第50页 |
·酶液制备 | 第50-51页 |
·乙酰木聚糖酯酶与草菇木聚糖酶的协同作用 | 第51页 |
·木聚糖酶酶活的测定 | 第51-52页 |
·试验试剂 | 第51页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51页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51-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木聚糖酶活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52页 |
·不同碳源对木聚糖酶的诱导 | 第52-54页 |
·乙酰木聚糖酯酶与草菇木聚糖酶的协同作用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