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细菌纤维素的改性及其对废水的吸附行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水体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第9-11页
        1.1.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第9-10页
        1.1.2 染料色素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第10-11页
    1.2 重金属和染料色素的处理方法第11-13页
        1.2.1 膜分离法第12页
        1.2.2 电化学法第12页
        1.2.3 吸附法第12-13页
    1.3 吸附剂类型第13-14页
        1.3.1 无机吸附剂第13页
        1.3.2 有机吸附剂第13-14页
    1.4 BC的结构、性质及改性方法第14-17页
        1.4.1 BC的结构和性质第14-15页
        1.4.2 BC的改性方法第15-17页
    1.5 BC的应用现状第17-20页
        1.5.1 食品领域第17-18页
        1.5.2 生物医学领域第18页
        1.5.3 造纸工业第18页
        1.5.4 声学器件第18-19页
        1.5.5 模板合成第19页
        1.5.6 污水处理领域第19-20页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20-22页
        1.6.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页
        1.6.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实验及分析方法第22-30页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22-23页
        2.1.1 实验原料第22页
        2.1.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2 实验内容第23-24页
        2.2.1 MSBC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第23页
        2.2.2 AMBCAC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第23-24页
    2.3 实验表征方法第24-25页
        2.3.1 XRD分析第24页
        2.3.2 SEM分析第24页
        2.3.3 FT-IR分析第24-25页
        2.3.4 TGA分析第25页
    2.4 吸附实验第25-26页
        2.4.1 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方法和测试原理第25-26页
        2.4.2 有机染料的吸附方法和测试原理第26页
        2.4.3 模拟废水的配制第26页
    2.5 吸附机理分析第26-29页
        2.5.1 吸附等温线模型第26-28页
        2.5.2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28-29页
        2.5.3 吸附热力学分析第29页
    2.6 脱附与回收实验第29-30页
第三章 MSBC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第30-41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MSBC的制备第30-32页
        3.2.1 BC预处理第30-31页
        3.2.2 磁性改性第31-32页
        3.2.3 稳定化处理第32页
    3.3 MSBC的表征第32-35页
        3.3.1 XRD分析第32-33页
        3.3.2 FT-IR分析第33-34页
        3.3.3 SEM分析第34-35页
    3.4 动态吸附实验第35-40页
        3.4.1 废液pH的影响第36-37页
        3.4.2 磁性改性的影响第37-38页
        3.4.3 Pb~(2+)和Cu~(2+)初始浓度的影响第38-39页
        3.4.4 吸附等温线拟合分析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AMBCAC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第41-56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AMBCAC的制备第41-44页
        4.2.1 Fe_3O_4@SiO_2磁性粉末的制备第41-42页
        4.2.2 MBC的制备第42页
        4.2.3 MBCAC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2-43页
        4.2.4 MBCAC的氨基化第43-44页
    4.3 AMBCAC的表征第44-47页
        4.3.1 XRD分析第44页
        4.3.2 FT-IR分析第44-45页
        4.3.3 SEM分析第45-46页
        4.3.4 TGA分析第46-47页
    4.4 动态吸附实验第47-51页
        4.4.1 废液pH的影响第47-48页
        4.4.2 氨基改性的影响第48-49页
        4.4.3 Pb~(2+)和MO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9-50页
        4.4.4 脱附与循环回收实验第50-51页
    4.5 吸附机理分析第51-54页
        4.5.1 吸附等温线分析第51-52页
        4.5.2 吸附动力学分析第52-53页
        4.5.3 吸附热力学分析第53-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第65-66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下一篇:机液耦合摩擦偶合器结构设计及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