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内部控制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内部控制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3 小结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论文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 | 第17-18页 |
2.2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的框架 | 第18-21页 |
2.2.1 内部控制环境 | 第18-19页 |
2.2.2 风险评估 | 第19页 |
2.2.3 内部控制措施 | 第19-20页 |
2.2.4 信息交流与反馈 | 第20页 |
2.2.5 监督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特点及研究框架 | 第21-31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 | 第21-23页 |
3.1.1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外部条件 | 第21页 |
3.1.2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取得的进展 | 第21-23页 |
3.1.3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特点 | 第23-27页 |
3.2.1 内部控制环境的目标性和相关性 | 第24-25页 |
3.2.2 风险评估的连续性 | 第25-27页 |
3.2.3 控制过程的动态性 | 第27页 |
3.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 第27-31页 |
3.3.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框架的目标和原则 | 第28-29页 |
3.3.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框架的构成要素 | 第29-30页 |
3.3.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构建 | 第31-39页 |
4.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外部环境因素 | 第32-34页 |
4.1.1 金融经济环境变化 | 第32页 |
4.1.2 不同银行之间的业务服务差异 | 第32-33页 |
4.1.3 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 | 第33-34页 |
4.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内部环境因素 | 第34-39页 |
4.2.1 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提高竞争优势 | 第34-35页 |
4.2.2 稳健的银行治理结构 | 第35-37页 |
4.2.3 电子金融服务平台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体系 | 第39-47页 |
5.1 建立商业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 第39-40页 |
5.1.1 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的目标 | 第39页 |
5.1.2 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的原则 | 第39-40页 |
5.2 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40-47页 |
5.2.1 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指标的初步选择 | 第40-43页 |
5.2.2 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3-46页 |
5.2.3 商业银行风险的模糊评价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沟通与监督体系 | 第47-51页 |
6.1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沟通体系的构建 | 第47-48页 |
6.2 商业银行的监督体系 | 第48-51页 |
6.2.1 商业银行监督体系的建立 | 第48-49页 |
6.2.2 商业银行内部监督的主要流程 | 第49页 |
6.2.3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标准解析 | 第49-51页 |
第七章 案例分析 | 第51-58页 |
7.1 H 地方性银行现状分析 | 第51-54页 |
7.1.1 H 银行简介 | 第51页 |
7.1.2 H 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 第51-54页 |
7.2 改善 H 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 | 第54-58页 |
7.2.1 围绕股东利益最大化,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 第54-55页 |
7.2.2 提高风险预警能力,改善风险评估水平 | 第55页 |
7.2.3 优化控制活动,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 | 第55-56页 |
7.2.4 完善内部控制监督系统,规范内部控制行为 | 第56-58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