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设计、计算与制图论文--机械设计论文

机液耦合摩擦偶合器结构设计及其特性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3-14页
2 机液耦合摩擦偶合器的总体设计第14-30页
    2.1 机液耦合摩擦偶合器的工作理论设计第14-15页
    2.2 偶合器输入轴的设计第15-17页
        2.2.1 输入轴与电机连接部分的设计第15-16页
        2.2.2 输入轴的结构设计第16-17页
    2.3 偶合器摩擦块的结构设计第17-19页
    2.4 偶合器油气弹簧的结构设计第19-29页
        2.4.1 油气弹簧的总体设计第20页
        2.4.2 油气弹簧的主要基本尺寸的确定第20-21页
        2.4.3 油气弹簧的节流阀系设计第21-26页
            2.4.3.1 节流阀片厚度的设计第22-23页
            2.4.3.2 节流阀系中节流缝隙的设计第23-25页
            2.4.3.3 节流阀片限位器的设计第25-26页
        2.4.4 油气弹簧的导向宽度的设计第26页
        2.4.5 密封件的选取第26-28页
        2.4.6 连接体的设计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机液耦合摩擦偶合器主要结构的静力分析第30-41页
    3.1 有限元理论基础第30-32页
        3.1.1 有限元理论简述第30-31页
        3.1.2 ANSYS软件介绍第31-32页
    3.2 输入轴的静力分析第32-35页
        3.2.1 输入轴的建模及导入第32-33页
        3.2.2 静力分析前处理工作第33-34页
            3.2.2.1 网格划分第33页
            3.2.2.2 施加载荷和约束第33-34页
        3.2.3 静力分析后处理及结果分析第34-35页
    3.3 离心滑块的静力分析第35-37页
    3.4 油气弹簧的关键结构的强度分析第37-40页
        3.4.1 上、下连接体的静力分析第37-38页
        3.4.2 缸体与活塞杆的静力分析第38-39页
        3.4.3 节流阀片的有限元分析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偶合器油气弹簧的数学建模第41-48页
    4.1 概述第41页
    4.2 偶合器油气弹簧受力分析第41-42页
    4.3 油气弹簧弹性力数学模型第42-44页
        4.3.1 气体状态的选取第42-43页
        4.3.2 弹性力数学模型第43-44页
    4.4 油气弹簧阻尼力数学模型第44-46页
        4.4.1 阻尼孔类型第45-46页
        4.4.2 阀片产生的阻尼力数学模型第46页
    4.5 油气弹簧总输出力数学模型第46-47页
    4.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油气弹簧的特性仿真分析第48-67页
    5.1 概述第48页
    5.2 MATLAB软件概要以及SIMULINK仿真流程第48-49页
    5.3 油气弹簧刚度特性仿真分析第49-53页
        5.3.1 氮气腔的负载性能与刚度性能第49-51页
        5.3.2 氮气腔初期压力对刚度特性的影响第51-52页
        5.3.3 初期氮气腔高度对刚度特性的影响第52页
        5.3.4 活塞杆内径对刚度特性的影响第52-53页
    5.4 油气弹簧阻尼特性仿真分析第53-59页
        5.4.1 激励频率对阻尼特性的影响第53-57页
        5.4.2 节流缝隙参数对阻尼特性的影响第57-59页
    5.5 油气弹簧总输出力的仿真分析第59-66页
        5.5.1 激励信号的影响第60-61页
        5.5.2 油气弹簧结构参数对总输出力特性的影响第61-64页
        5.5.3 工作参数对位移与速度特性的影响第64-66页
    5.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作者简历第72-7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菌纤维素的改性及其对废水的吸附行为研究
下一篇:核磁共振设备(MRI)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