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2 习近平人才观的理论基础与我国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实践要求 | 第17-21页 |
2.1 习近平人才观直接的理论基础是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 第17-19页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实践要求 | 第19-21页 |
3 习近平人才观的科学内涵 | 第21-33页 |
3.1 关于人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 第21-22页 |
3.1.1 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 | 第21页 |
3.1.2 没有强大人才队伍做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第21-22页 |
3.1.3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 第22页 |
3.2 关于人才标准和育才目标 | 第22-24页 |
3.2.1 有理想 | 第22-23页 |
3.2.2 要爱国 | 第23页 |
3.2.3 能创新 | 第23-24页 |
3.2.4 敢担当 | 第24页 |
3.3 关于判断人才和把握人才的科学方法 | 第24-28页 |
3.3.1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 第25-26页 |
3.3.2 贵在落实,崇尚实干 | 第26-27页 |
3.3.3 讲学习,在学习中形成才干 | 第27页 |
3.3.4 辩证地看人,发展地看人 | 第27-28页 |
3.4 着力做好爱才、育才、用才的重点工作 | 第28-33页 |
3.4.1 营造氛围,珍惜人才,爱护人才 | 第29-30页 |
3.4.2 加大力度,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 第30-31页 |
3.4.3 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引领,放手使用人才 | 第31-33页 |
4 习近平人才观的鲜明特征 | 第33-37页 |
4.1 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内涵 | 第33-34页 |
4.2 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 第34页 |
4.3 主题鲜明的的用才导向 | 第34-35页 |
4.4 实行开放的人才政策 | 第35-36页 |
4.5 重视教育对人才的培育作用 | 第36-37页 |
5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方向 | 第37-41页 |
5.1 树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人才发展观 | 第37-38页 |
5.2 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小目标”与“大目标” | 第38-39页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当代青少年的历史责任 | 第39页 |
5.4 “中国梦”与当代青少年的发展方向 | 第39-41页 |
6 以习近平的人才观为导向,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路径选择 | 第41-47页 |
6.1 注重引领,把握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 | 第41-42页 |
6.2 理清思路,确定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主要目标 | 第42-43页 |
6.3 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素质 | 第43-44页 |
6.4 倡导主体意识,强化实践要求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