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城市铁路、市郊铁路论文

天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脆弱性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13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页
        1.2.3 技术路线第11-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脆弱性理论模型第13-14页
        1.3.2 交通系统脆弱性第14-15页
        1.3.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第15-17页
        1.3.4 研究现状综述第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脆弱性理论基础第18-24页
    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脆弱性概念第18-21页
        2.1.1 自然灾害脆弱性第18-19页
        2.1.2 生态环境脆弱性第19页
        2.1.3 水资源脆弱性第19-20页
        2.1.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脆弱性概念的提出第20-21页
    2.2 基于Swiss Cheese Model的脆弱性生成原理第21-23页
        2.2.1 瑞士奶酪模型第21页
        2.2.2 脆弱性生成过程第21-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脆弱性因素分析第24-29页
    3.1 人员因素第25页
        3.1.1 乘客的不安全行为第25页
        3.1.2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第25页
    3.2 设备因素第25-27页
        3.2.1 供电系统第25-26页
        3.2.2 车辆系统第26页
        3.2.3 信号系统第26-27页
        3.2.4 通信系统第27页
        3.2.5 机电系统第27页
    3.3 环境与设施因素第27-28页
        3.3.1 设施第27-28页
        3.3.2 内部环境第28页
        3.3.3 外部环境第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脆弱性评价指标第29-38页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29页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及指标解释第29-36页
        4.2.1 构建框架第29-31页
        4.2.2 指标解释第31-36页
        4.2.3 组元脆弱性等级的划分第36页
    4.3 指标权重的确立第36-37页
        4.3.1 权重方法的确定第36-37页
        4.3.2 熵权法第37页
    4.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第38-44页
    5.1 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第38-40页
        5.1.1 可行性分析第38-39页
        5.1.2 物元模型构建思路第39-40页
    5.2 评价模型的构建步骤第40-43页
    5.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六章 天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脆弱性评价第44-54页
    6.1 评价对象的选取第44页
    6.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第44-45页
    6.3 指标权重的计算第45-48页
    6.4 脆弱性评价第48-53页
    6.5 结果分析第53页
    6.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54-56页
    7.1 结论第54页
    7.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影响规律与风险分析
下一篇: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新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