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明代中后期海疆诗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4页
第一章 海疆诗的时代背景第14-27页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的海患第14-17页
    第二节 文学发展的东南转向第17-19页
    第三节 海疆武臣的文官制度第19-23页
    第四节 文人对海疆的关注第23-27页
第二章 从海疆诗论海疆战争的性质——以嘉靖年间倭患为例第27-50页
    第一节 两种观点的论争第27-29页
    第二节 以《龛山凯歌》为例第29-39页
    第三节 抗倭诗中的倭寇成分第39-44页
    第四节 另一种声音第44-50页
第三章 海疆诗人群体研究第50-96页
    第一节 以戚继光为中心的诗人群体第50-61页
        1) 诗剑之交:汪道昆与戚继光第51-56页
        2) 布衣幕客:陈第第56-58页
        3) 山人游幕第58-61页
    第二节 以胡宗宪为中心的诗人群体第61-78页
        1) 布衣幕客第62-67页
        2) 游幕文人:茅坤第67-72页
        3) 胡宗宪开幕时期的唐顺之第72-78页
    第三节 海疆诗人集群的家族传统第78-96页
        1) 以万表为代表的万氏家族第79-88页
        2) 以王世贞为代表的王氏家族第88-96页
第四章 海疆诗的文学书写第96-157页
    第一节 总体风貌:深致之美第96-136页
        1) 以南方文化为依托的意象构成方式第96-108页
        2) 诗史互衬的书写方式第108-118页
        3) 缘事而发,不作闺音第118-130页
        4) 回肠往复的情感表达第130-136页
    第二节 海疆诗人个案研究第136-157页
        1) 健婉而超然:戚继光的海疆诗第136-141页
        2) 沉雄而整密:吴国伦的海疆诗第141-148页
        3) 深宛而流离:欧大任的海疆诗第148-157页
第五章 明代文人的海洋实践——以出使琉球为中心第157-181页
    第一节 剑挂扶桑:文官使臣的武士形象第158-165页
    第二节 乘桴于海:儒学的海洋实践——以郭汝霖为代表第165-172页
    第三节 随处生诗境:布衣使节的观海之志——以胡靖为代表第172-181页
第六章 海疆诗的价值和影响第181-210页
    第一节 海疆诗与晚明文学思潮第181-194页
    第二节 海疆诗在清代的发展第194-210页
        1) 总集之辑录第200-202页
        2) 别集之巨制第202-203页
        3) 诗话之别传第203-210页
附录 论郑怀魁《海赋》第210-22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21-230页
后记第230-231页

论文共2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词汇语义描写的构式承继研究
下一篇:南宋诗歌总集编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