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东宁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3.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20-21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1-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2页
        2.1.1 农业产业化第21页
        2.1.2 金融支持第21-22页
    2.2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第22-23页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第22页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第22-23页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23页
    2.3 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的互动机理第23-25页
        2.3.1 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支持第23-24页
        2.3.2 金融支持需要农业产业化第24-25页
第3章 东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第25-33页
    3.1 东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第25-26页
        3.1.1 东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条件第25-26页
        3.1.2 东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第26页
    3.2 东宁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第26-30页
        3.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第26-29页
        3.2.2 财政支农现状第29页
        3.2.3 保险业及民间金融支持现状第29-30页
    3.3 东宁市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3.3.1 龙头企业缺乏产业化的带动作用第30-31页
        3.3.2 信贷资金供不应求第31页
        3.3.3 缺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约束和利益补偿机制第31-32页
        3.3.4 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第32-33页
第4章 东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及金融支持实证分析第33-42页
    4.1 东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指标选取及样本描述第33-35页
        4.1.1 指标选取原则第33页
        4.1.2 指标的选取第33-34页
        4.1.3 数据来源第34-35页
    4.2 主成分分析过程及结果第35-38页
        4.2.1 效度分析第35-36页
        4.2.2 模型基础第36页
        4.2.3 分析过程第36-37页
        4.2.4 模型结果第37-38页
    4.3 线性回归分析过程及结论第38-42页
        4.3.1 回归分析过程第38-40页
        4.3.2 回归分析结论第40-42页
第5章 国内外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及启示第42-47页
    5.1 国外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第42-43页
        5.1.1 法国农村合作金融型模式发展经验第42页
        5.1.2 美国多元农村金融模式发展经验第42-43页
        5.1.3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型模式发展经验第43页
    5.2 国内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第43-45页
        5.2.1 山东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第43-44页
        5.2.2 江苏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第44-45页
    5.3 国内外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东宁的启示第45-47页
        5.3.1 金融支持是农业产业化基础第45页
        5.3.2 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及完善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第45页
        5.3.3 严格控制贷款对象和资金用途第45-46页
        5.3.4 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第46-47页
第6章 促进东宁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7-51页
    6.1 加强财政支农的力度第47-48页
    6.2 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第48页
    6.3 提升金融支农的服务水平第48-49页
    6.4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鸡西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兴化大米”品牌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