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制动器论文

盘式制动器摩擦副表面微造型摩擦磨损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制动盘织构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盘式制动器热机耦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页
    1.4 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简述第17-18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21页
第2章 制动盘材料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第21-31页
    2.1 QT600小样与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试验第21-27页
        2.1.1 激光烧蚀及表面织构简介第21-22页
        2.1.2 试验材料和制备第22-25页
        2.1.3 试验方法第25-26页
        2.1.4 摩擦系数结果分析第26-27页
    2.2 QT600整盘与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试验第27-29页
        2.2.1 试验材料和制备第27页
        2.2.2 试验方法第27页
        2.2.3 摩擦系数结果分析第27-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QT600小样热机耦合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第31-43页
    3.1 热机耦合理论模型建立第31-35页
        3.1.1 试验小样制动副简化第31-32页
        3.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3.1.3 摩擦热流和分配系数第33页
        3.1.4 对流换热系数第33-34页
        3.1.5 边界条件第34-35页
    3.2 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分析第35-38页
        3.2.1 无织构模型温度场分析第35-36页
        3.2.2 织构模型温度场分析第36-38页
    3.3 应力场有限元计算分析第38-42页
        3.3.1 无织构模型应力场分析第38-40页
        3.3.2 织构模型应力场分析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QT600整盘热机耦合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第43-61页
    4.1 热机耦合理论模型建立第43-47页
        4.1.1 盘式制动器制动副简化第43-44页
        4.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4页
        4.1.3 摩擦热流和分配机制第44-45页
        4.1.4 对流换热系数第45-46页
        4.1.5 边界条件第46-47页
    4.2 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分析第47-54页
        4.2.1 无织构模型温度场分析第47-51页
        4.2.2 织构模型温度场分析第51-54页
    4.3 应力场有限元计算分析第54-60页
        4.3.1 无织构模型应力场分析第54-57页
        4.3.2 织构模型应力场分析第57-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QT600制动副材料磨损研究第61-71页
    5.1 磨损形式简介第61-62页
        5.1.1 刹车片磨损形式第61页
        5.1.2 制动盘失效形式第61-62页
    5.2 QT600小样磨损分析第62-66页
        5.2.1 刹车片的磨损体积分析第62-64页
        5.2.2 小样摩擦磨损后的表面微观形貌第64-66页
    5.3 QT600整盘磨损分析第66-69页
        5.3.1 刹车片磨损率分析第66页
        5.3.2 刹车片摩擦前后表面SEM图像和EDX光谱第66-68页
        5.3.3 刹车片摩擦前后的微观硬度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优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
下一篇:汽车玻璃磨边用金刚石砂带磨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