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电动汽车三挡自动变速器参数设计 | 第14-26页 |
2.1 行星齿轮机构简介 | 第14-16页 |
2.1.1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 | 第14-15页 |
2.1.2 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 | 第15-16页 |
2.1.3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 | 第16页 |
2.2 新型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传动原理 | 第16-19页 |
2.3 电动汽车参数 | 第19页 |
2.4 电动机类型和性能参数的选择 | 第19-22页 |
2.4.1 电动机的选型 | 第20页 |
2.4.2 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 第20-22页 |
2.5 一挡和二挡行星齿轮机构参数确定 | 第22-25页 |
2.5.1 二挡行星齿轮机构参数确定 | 第23页 |
2.5.2 一挡行星齿轮机构参数确定 | 第23-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二挡行星齿轮系静力学摩擦接触分析 | 第26-34页 |
3.1 ABAQUS有限元软件 | 第26页 |
3.2 二挡工况驱动分析计算 | 第26-27页 |
3.3 二挡行星齿轮有限元分析 | 第27-33页 |
3.3.1 ABAQUS接触问题 | 第27-28页 |
3.3.2 二挡行星齿轮系建模 | 第28-30页 |
3.3.3 ABAQUS摩擦接触分析流程 | 第30-32页 |
3.3.4 静力学分析结果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二挡行星齿轮系弯曲疲劳寿命预测 | 第34-44页 |
4.1 二挡行星齿轮静力学分析结果 | 第34-35页 |
4.2 二挡行星齿轮系啮合载荷谱获取 | 第35-38页 |
4.2.1 ADAMS软件 | 第35-36页 |
4.2.2 ADAMS获取载荷谱 | 第36-38页 |
4.3 nCodeDesignLife疲劳寿命预测 | 第38-43页 |
4.3.1 疲劳寿命分析原理 | 第38-40页 |
4.3.2 nCodeDesignLife软件 | 第40页 |
4.3.3 nCodeDesignLife疲劳分析 | 第40-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二挡行星架扭转强度分析与响应面法优化 | 第44-54页 |
5.1 二挡行星架模型分析 | 第44页 |
5.2 二挡行星架扭转强度分析 | 第44-47页 |
5.3 响应面法优化原理 | 第47-48页 |
5.4 二挡行星架响应面法优化 | 第48-52页 |
5.4.1 二挡行星架响应面法优化流程 | 第49-52页 |
5.4.2 二挡行星架响应面法优化结果 | 第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二挡行星齿轮多目标优化 | 第54-69页 |
6.1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54-55页 |
6.2 Matlab优化工具箱 | 第55页 |
6.3 二挡行星齿轮优化模型 | 第55-56页 |
6.4 确定目标函数和设计变量 | 第56-59页 |
6.4.1 第一目标函数 | 第56-57页 |
6.4.2 第二目标函数 | 第57-58页 |
6.4.3 设计变量的确定 | 第58页 |
6.4.4 统一目标函数 | 第58-59页 |
6.5 确定约束条件 | 第59-66页 |
6.6 Matlab优化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6.7 优化后二挡行星齿轮机构静强度与疲劳寿命分析 | 第67-68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7.1 结论 | 第69-70页 |
7.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