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碳水通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第12-13页
        1.1.2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水交换过程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7页
        1.2.1 气候变化对森林碳水通量的影响第14-16页
        1.2.2 模型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研究中的必要手段第16-17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目标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9-35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9-20页
        2.1.1 气候特征第19-20页
        2.1.2 土壤特征第20页
        2.1.3 植被概况第20页
    2.2 研究方法第20-26页
        2.2.1 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系统第20-22页
        2.2.2 总生态系统呼吸RE和总初级生产力GPP的估算第22-23页
        2.2.3 EALCO模型第23-25页
        2.2.4 气候模式介绍第25-26页
    2.3 数据处理第26-35页
        2.3.1 通量观测数据处理第26-27页
        2.3.2 气候模式数据降尺度处理第27-35页
第三章 EALCO模型模拟能力评价第35-43页
    3.1 碳通量的模拟结果第35-37页
        3.1.1 年碳收支模拟结果第35-36页
        3.1.2 碳通量的季节变化第36-37页
        3.1.3 碳通量半小时尺度模拟能力第37页
    3.2 水通量的验证第37-38页
    3.3 本章小结及其讨论第38-43页
第四章 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碳水通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43-64页
    4.1 未来气候情景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第44-47页
    4.2 碳通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47-58页
        4.2.1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48-52页
        4.2.2 总初级生产力G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52-53页
        4.2.3 总生态系统呼吸RE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53-58页
    4.3 水通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58-62页
        4.3.1 蒸腾Tr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58-59页
        4.3.2 蒸发Eva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59-62页
    4.4 本章讨论与结论第62-64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64-67页
    5.1 主要结论第64-65页
    5.2 讨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晚秋早春模拟霜冻对白蜡抗寒性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球孢白僵菌Bb09对美国白蛾致病性及其宿存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