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第一章 基础: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其补贴制度概述 | 第13-22页 |
| 第一节 我国新能源汽车与补贴 | 第13-15页 |
| 一、新能源汽车 | 第13-14页 |
| 二、新能源汽车补贴 | 第14-15页 |
| 三、新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 第15页 |
|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性质与特征 | 第15-20页 |
| 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性质 | 第15-18页 |
| 二、新能源汽车补贴的特征 | 第18-20页 |
| 第三节 构建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的意义 | 第20-22页 |
| 一、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第20页 |
| 二、利于规范补贴行为 | 第20-21页 |
| 三、促进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发展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现实: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22-38页 |
| 第一节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现状 | 第22-30页 |
|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23-25页 |
|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其他规定 | 第25-30页 |
| 第二节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行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 一、补贴依据与标准不完善 | 第30-31页 |
| 二、补贴对象、环节不合理 | 第31-32页 |
| 三、违法成本低,易发生“骗补” | 第32-33页 |
| 第三节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 一、补贴制度存在缺陷、法制化程度低 | 第34-35页 |
| 二、缺乏补贴法定程序 | 第35页 |
| 三、政府缺乏其行政指导职能的运用 | 第35-36页 |
| 四、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比较:域外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考察与借鉴 | 第38-46页 |
| 第一节 国外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考察 | 第38-42页 |
| 一、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的考察 | 第38-40页 |
| 二、美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的考察 | 第40-41页 |
| 三、德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的考察 | 第41-42页 |
| 第二节 日美德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 | 第42-44页 |
| 一、法律与政策的双轮驱动 | 第43页 |
| 二、设立专门机构,强化政府行政指导 | 第43-44页 |
| 第三节 域外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对策: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6-54页 |
| 第一节 强化补贴立法 | 第46-47页 |
| 第二节 完善补贴法律体系 | 第47-50页 |
| 一、改进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中的实体规则 | 第47-49页 |
| 二、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法律制度中的程序规则 | 第49-50页 |
| 第三节 加强新能源汽车补贴过程中的行政指导 | 第50-52页 |
| 第四节 补强监管追责制度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