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镍基合金成分检测的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简介与发展状况 | 第8-9页 |
1.3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演变过程 | 第9-10页 |
1.4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辐射机制 | 第10-11页 |
1.5 LIPS分析的理论依据 | 第11-12页 |
1.5.1 等离子体局部热力学平衡 | 第11-12页 |
1.5.2 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 第12页 |
1.6 LIPS定性分析研究 | 第12-13页 |
1.7 LIPS定量分析方法 | 第13-16页 |
1.7.1 外标法 | 第13页 |
1.7.2内标法 | 第13-14页 |
1.7.3 免校准定标法 | 第14-15页 |
1.7.4 多元回归定标方法 | 第15-16页 |
1.8 论文的主要工作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LIPS实验仪器的设计与定性分析的方法设计 | 第17-26页 |
2.1 LIPS系统的设计 | 第17-21页 |
2.1.1 激光器的选择 | 第17-19页 |
2.1.2 样品室的结构设计 | 第19-20页 |
2.1.3 光谱仪与探测器 | 第20页 |
2.1.4 时序控制器 | 第20-21页 |
2.2 LIPS光谱的定性分析 | 第21-24页 |
2.2.1 寻峰方法 | 第21-22页 |
2.2.2 定义谱峰识别的限制条件 | 第22-23页 |
2.2.3 制定识别规则 | 第23页 |
2.2.4 制定识别流程 | 第23-24页 |
2.3 镍基合金样品定性分析结果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LIPS对镍基合金的定量分析 | 第26-45页 |
3.1 所选镍基合金样品含量信息 | 第26-27页 |
3.2 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选择 | 第27-32页 |
3.3 外标法定量分析 | 第32-36页 |
3.4 多元素内标定量分析法 | 第36-43页 |
3.4.1 多元素内标定量分析原理 | 第36页 |
3.4.2 Ti元素的定量分析 | 第36-40页 |
3.4.3 Ni元素的定量分析 | 第40-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