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协会自律规则的反思与完善--以私募基金为视角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我国现有私募基金的自律规则及其评价 | 第14-34页 |
第一节 基金业协会及私募基金自律规则基本问题简述 | 第14-20页 |
一、基金业协会产生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二、本文所讨论的私募基金的范畴与特征 | 第16-18页 |
三、私募基金自律的内涵及优越性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基金自律的理论基础简述 | 第20-26页 |
一、无需规制与严格监管论 | 第20-21页 |
二、市场失灵与监管失灵理论 | 第21-25页 |
三、我国基金业协会的自律权限来源及其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我国现有基金自律规则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6-34页 |
一、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的法律依据不明确 | 第26-27页 |
二、现有行业协会的自律规则分析 | 第27-29页 |
三、协会自律的成本负担大且权力边界模糊 | 第29-32页 |
四、协会自治缺乏民主性 | 第32-33页 |
五、缺乏对基金业协会的制约机制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当前采取行业协会自律的合理性分析 | 第34-40页 |
第一节 行业协会行使监管权力的合理性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我国当前协会行使监管权的表现 | 第35-36页 |
一、协会监管呈现“半官方化”特征 | 第35页 |
二、协会监管呈现趋严化特征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当前中基协监管模式的现实合理性 | 第36-40页 |
一、“半官方化”行业协会符合现实国情 | 第36-38页 |
二、协会自律监管趋严的现实合理性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域外基金行业协会的现状与经验 | 第40-45页 |
第一节 域外基金业协会现状 | 第40-42页 |
一、英国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协会(BVCA) | 第40-41页 |
二、欧洲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协会(EVCA) | 第41页 |
三、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上述三个境外协会与中基协的横向比较 | 第42-45页 |
第四章 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的完善建议 | 第45-57页 |
第一节 行业协会自律发展的理想方向 | 第45-48页 |
一、加强协会的民主化管理机制 | 第45-46页 |
二、构建协会自律中的独立与问责的观念与制度 | 第46-48页 |
第二节 基金业协会制订自律规则应恪遵其的权力界限 | 第48-51页 |
一、超出“备案”本质的事项需另行授权 | 第48-49页 |
二、明确基金业协会的监管目标 | 第49-51页 |
第三节 私募基金行业协会自律规则的完善建议 | 第51-57页 |
一、防止基金管理人“跑路”“失联”的制度设计 | 第51-54页 |
二、基金业协会信用报告机制的完善 | 第54-55页 |
三、设计管理人内部治理评级公示制度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