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言 | 第10-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反收购及反收购条款概述 | 第17-30页 |
第一节 反收购概述 | 第17-20页 |
一、反收购的概念探析 | 第17页 |
二、反收购的形成原因 | 第17-18页 |
三、“支持”和“反对”反收购的理论争议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反收购条款在我国上市公司章程中的运用 | 第20-30页 |
一、反收购条款的含义及制定主体 | 第20-21页 |
二、反收购条款的常见类型 | 第21-25页 |
三、反收购条款的使用效果 | 第25-27页 |
四、章程设置反收购条款的监管困境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各国反收购条款的合法性判断原则 | 第30-43页 |
第一节 公司章程自由的边界 | 第30-33页 |
一、公司章程的性质 | 第30-32页 |
二、公司章程自治的限制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反收购条款的合法性判断原则 | 第33-40页 |
一、符合强制性规范原则 | 第33-35页 |
二、保护股东权益原则 | 第35-36页 |
三、董事遵守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原则 | 第36-39页 |
四、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英美立法对反收购条款的合法性判断原则 | 第40-43页 |
一、美国:董事遵守勤勉义务原则和“商业判断原则” | 第40-41页 |
二、英国:董事遵守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原则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常见反收购条款的合法性分析 | 第43-51页 |
第一节 限制董事更换及改选数量条款的合法性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金色降落伞条款的合法性 | 第44-45页 |
第三节 限制股东提名董事权利条款的合法性 | 第45-48页 |
一、直接限制股东提名董事权条款的合法性 | 第45-46页 |
二、限制股东提案权、股东大会召集权条款的合法性 | 第46-47页 |
三、限制董事资格条款的合法性 | 第47-48页 |
第四节 超级多数同意条款的合法性 | 第48-51页 |
第四章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章程设置反收购条款的规范与建议 | 第51-58页 |
第一节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章程设置反收购条款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51-54页 |
一、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 第51页 |
二、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 第51-53页 |
三、现行反收购条款法律体系的缺陷及漏洞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对上市公司章程设置反收购条款的规制建议 | 第54-58页 |
一、源头根治—构建反收购条款的规制制度 | 第54页 |
二、加强监管—完善监管对象、内容及措施 | 第54-56页 |
三、保护中小股东—建立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体系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