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1页 |
1.神经炎症 | 第13-14页 |
1.1 小胶质细胞 | 第13页 |
1.2 小胶质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第13-14页 |
2.神经炎症与阿尔兹海默病 | 第14-16页 |
3.神经炎症经典的信号通路 | 第16-19页 |
3.1 Toll样膜蛋白受体 | 第16-17页 |
3.2 NF-κB | 第17-19页 |
4.阿尔兹海默病用药现状 | 第19-20页 |
4.1 阿尔兹海默病的西医临床用药 | 第19页 |
4.2 阿尔兹海默病与当归芍药散 | 第19-20页 |
5.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当归芍药散对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效应 | 第21-40页 |
1.实验材料 | 第21-24页 |
1.1 实验用细胞株 | 第21页 |
1.2 试剂 | 第21-22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1.4 主要配制溶液 | 第22-24页 |
2.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2.1 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清(DSS-containing serum,DSS)的制备 | 第24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24-25页 |
2.3 细胞存活率测定 | 第25页 |
2.4 ELISA法测定 | 第25-26页 |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法测定 | 第26-28页 |
2.6 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测定 | 第28-29页 |
2.7 Laser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法 | 第29-30页 |
2.8 统计学处理 | 第3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0-38页 |
3.1 DSS对BV2小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 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3.3 DSS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DSS对LPS诱导炎症因子及相关蛋白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3.5 DSS对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TLRs/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35-37页 |
3.6 DSS对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p65核转位的影响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39页 |
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当归芍药散对Aβ_(42)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效应 | 第40-5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1.1 实验用细胞株 | 第40页 |
1.2 试剂和主要仪器 | 第40页 |
1.3 主要配制溶液 | 第40-4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1-47页 |
2.1 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清(DSS-containing serum,DSS)的制备 | 第41-42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42页 |
2.3 ELISA测定 | 第42-43页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法测定 | 第43-45页 |
2.5 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 | 第45-46页 |
2.6 Laser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法 | 第46-47页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4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7-52页 |
3.1 寡聚化Aβ_(42)诱导BV2小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 | 第47-48页 |
3.2 DSS对Aβ_(42)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因子mRNA的影响 | 第48-50页 |
3.3 DSS对AS42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50页 |
3.4 DSS对Aβ_(42)诱导BV2小胶质细胞p65核转位的影响 | 第50-52页 |
4 讨论 | 第52页 |
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讨论及展望 | 第53-55页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