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空调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电动汽车准双级压缩空调系统 | 第21-32页 |
2.1 电动汽车单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 | 第21-22页 |
2.2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理论分析 | 第22-28页 |
2.2.1 逆向卡诺循环原理 | 第23-26页 |
2.2.2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理论循环 | 第26-28页 |
2.3 电动汽车准双级压缩空调系统理论分析 | 第28-31页 |
2.3.1 准双级压缩原理 | 第28-30页 |
2.3.2 准双级压缩涡旋压缩机 | 第30页 |
2.3.3 电动汽车准双级压缩空调系统理论循环分析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准双级压缩热泵性能实验系统设计及选型 | 第32-57页 |
3.1 准双级压缩热泵性能实验系统 | 第32-35页 |
3.1.1 电动汽车准双级压缩空调系统设计 | 第32-33页 |
3.1.2 电动汽车准双级压缩空调系统热泵性能实验系统设计 | 第33-35页 |
3.2 准双级压缩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热力计算 | 第35-38页 |
3.3 系统部件设计及选型 | 第38-55页 |
3.3.1 室内外换热器选择 | 第38页 |
3.3.2 室外侧换热器设计计算 | 第38-43页 |
3.3.3 室内侧主换热器设计计算 | 第43-49页 |
3.3.4 室内侧辅助换热器设计计算 | 第49-53页 |
3.3.5 闪蒸器设计 | 第53-54页 |
3.3.6 实验系统其他部件设计及选型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实验与分析 | 第57-67页 |
4.1 实验台搭建 | 第57-58页 |
4.2 实验方法及测试设备介绍 | 第58-61页 |
4.3 实验工况 | 第61页 |
4.4 电动汽车准双级压缩空调系统热泵性能实验及分析 | 第61-66页 |
4.4.1 排气温度 | 第61-63页 |
4.4.2 质量流量 | 第63-64页 |
4.4.3 系统制热量 | 第64-65页 |
4.4.4 制热性能系数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总结 | 第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