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子间氢键稳定的螺旋聚苯乙稀的合成和手性性质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引言) | 第15-22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螺旋聚苯乙烯 | 第15-19页 |
1.2.1 螺旋聚合物法的分类和应用 | 第15-17页 |
1.2.2 螺旋聚苯乙烯研究发展 | 第17-19页 |
1.2.3 光学活性螺旋聚苯乙烯概述 | 第19页 |
1.3 交联聚苯乙烯星型共聚物的研究 | 第19-20页 |
1.4 对映选择性析晶研究 | 第20页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合成螺旋聚苯乙烯 | 第22-5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31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22-23页 |
2.2.2 单体的合成 | 第23-3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3页 |
2.3.1 结构分析 | 第31-33页 |
2.3.2 苯乙烯单体聚合的“活性/可控”研究 | 第33-34页 |
2.3.3 单体和聚合物的手性光学性质 | 第34-37页 |
2.3.4 温度对聚合物螺旋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5 溶剂极性对聚合物螺旋构象的影响 | 第38-40页 |
2.3.6 酸碱性对聚合物螺旋构象的影响 | 第40-41页 |
2.3.7 金属离子对聚合物螺旋构象的影响 | 第41-43页 |
2.4 手性放大 | 第43-46页 |
2.4.1 非手性单体的合成 | 第43-45页 |
2.4.2 螺旋聚合物的手性放大行为 | 第45-46页 |
2.5 螺旋聚合物的液晶性质 | 第46-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螺旋聚苯乙烯的交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 第50-57页 |
3.1 引言 | 第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4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50-51页 |
3.2.2 交联聚合物的合成 | 第51-53页 |
3.2.3 外消旋体溶液的制备 | 第53页 |
3.2.4 对映选择性析晶 | 第53-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55页 |
3.3.1 对映体选择性析晶的过程研究 | 第54-55页 |
3.3.2 晶体形貌的研究 | 第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