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5-41页 |
一、体用论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性 | 第16-18页 |
二、湖湘学派的问题意识 | 第18-27页 |
三、湖湘学派体用论思想研究综述 | 第27-36页 |
四、研究湖湘学派体用论思想的目的、意义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36-38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38-41页 |
第一章 中国哲学体用论在南宋以前的发展概况 | 第41-83页 |
第一节 “体用论”的内在规定性 | 第41-44页 |
第二节 “体用论”的兴起——魏晋抑或南北朝 | 第44-51页 |
一、“体用论”未必兴起于魏晋时期 | 第44-49页 |
二、“体用论”已出现于南北朝佛学 | 第49-51页 |
第三节 “体用论”的发展——隋唐时期 | 第51-61页 |
一、佛教的体用观 | 第51-57页 |
二、道教的体用观 | 第57-59页 |
三、儒家的体用观 | 第59-61页 |
第四节 “体用论”的演进——北宋时期 | 第61-83页 |
一、晁迥与胡瑗的体用说 | 第61-64页 |
二、邵雍的体用说 | 第64-66页 |
三、张载的体用说 | 第66-69页 |
四、二程的体用说 | 第69-83页 |
第二章 胡安国的“明体致用”思想 | 第83-111页 |
第一节 儒者之学在于明体以致用 | 第83-92页 |
第二节 明体为致用之本 | 第92-99页 |
一、经世大用本乎一心:用依体立 | 第93-96页 |
二、平治天下须先正心:致用必先明体 | 第96-99页 |
第三节 即用以明体 | 第99-107页 |
一、本心因其发用而呈现:体由用显 | 第99-102页 |
二、致知穷理与察识持养:即用以明体 | 第102-107页 |
第四节 因体以致用 | 第107-111页 |
第三章 胡寅的“体用不二”思想 | 第111-143页 |
第一节 体用不二思想与中道观 | 第112-122页 |
一、本中道观以阐发体用不二思想 | 第112-116页 |
二、据中道观以辟异端、立儒学 | 第116-119页 |
三、主中道观以经世治国 | 第119-122页 |
第二节 道物一体说 | 第122-131页 |
一、道:致用之源 | 第122-125页 |
二、物:客观真实且必有用 | 第125-128页 |
三、道物之间:内在一体,相依不离 | 第128-131页 |
第三节 心迹不二论 | 第131-143页 |
一、心迹一如,体用不二 | 第131-134页 |
二、心身相须,体用相成 | 第134-139页 |
三、理体义用,本心赅贯 | 第139-143页 |
第四章 胡宏的“体用合一”思想 | 第143-190页 |
第一节 “体用合一”的天道论 | 第144-152页 |
一、道体即体即用 | 第144-149页 |
二、道物一体不二 | 第149-152页 |
第二节 “体用合一”的心性论 | 第152-165页 |
一、性体心用,心性一元 | 第153-163页 |
二、仁体义用,仁义一如 | 第163-165页 |
第三节 “体用合一”的工夫论 | 第165-172页 |
一、“知为先,行为重”的工夫原则 | 第165-169页 |
二、察识存养:即用明体 | 第169-170页 |
三、穷理尽性:尽用成体 | 第170-172页 |
第四节 “体用合一”的外王论 | 第172-190页 |
一、内圣外王并进互发 | 第173-178页 |
二、平治天下必先知天识心:立本以致大用 | 第178-181页 |
三、为政治国须“体用不遗,本末并行” | 第181-190页 |
第五章 张栻的“体用相须”思想 | 第190-236页 |
第一节 “体用相须”的天道论 | 第191-200页 |
一、太极体用相涵 | 第191-194页 |
二、性气相即互摄 | 第194-196页 |
三、道器相依互成 | 第196-200页 |
第二节 “体用相须”的心性论 | 第200-215页 |
一、性体情用,性情相须 | 第201-204页 |
二、仁体义用,仁义相须 | 第204-210页 |
三、中体时中,体用相须 | 第210-215页 |
第三节 “体用相须”的工夫论 | 第215-225页 |
一、存养体察并进 | 第216-221页 |
二、持敬穷理相资 | 第221-225页 |
第四节 “体用相须”的外王论 | 第225-236页 |
一、内圣与外王相倚互成 | 第226-229页 |
二、仁心与仁政相须互济 | 第229-230页 |
三、为政治国须“体用兼备,本末具举” | 第230-236页 |
结语:“体用互济,贵体重用”——湖湘学派的体用论思想及其意义和影响 | 第236-247页 |
一、湖湘学派体用论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236-240页 |
二、湖湘学派体用论思想的要义与特点 | 第240-242页 |
三、湖湘学派体用论思想的意义和影响 | 第242-247页 |
参考文献 | 第247-255页 |
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255-256页 |
后记 | 第256-2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