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能量路由器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能量路由器的简介 | 第17-25页 |
2.1 能量路由器在电网中的网络构架 | 第17-18页 |
2.2 能量路由器的分析研究 | 第18-23页 |
2.2.1 能量路由器的组成及主要结构 | 第18-22页 |
2.2.2 能量路由器的典型接入能源 | 第22页 |
2.2.3 能量路由器的运行控制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基于VSG技术的逆变器控制与关联分析 | 第25-45页 |
3.1 引言 | 第25-26页 |
3.2 VSG的基本结构 | 第26-29页 |
3.2.1 VSG的拓扑结构 | 第26-27页 |
3.2.2 VSG本体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3.2.3 功频控制器 | 第28-29页 |
3.2.4 励磁控制器 | 第29页 |
3.3 VSG的稳定域分析 | 第29-33页 |
3.3.1 基于极坐标的小信号模型 | 第29-30页 |
3.3.2 稳态性能分析 | 第30-31页 |
3.3.3 并网模式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 | 第31-33页 |
3.4 VSG的J-D-储能单元之间的关联分析 | 第33-37页 |
3.4.1 过阻尼 | 第33-34页 |
3.4.2 欠阻尼 | 第34-36页 |
3.4.3 临界阻尼 | 第36-37页 |
3.5 虚拟同步发电机仿真分析 | 第37-42页 |
3.5.1 VSG孤岛运行模式 | 第37-40页 |
3.5.2 VSG组网运行模式 | 第40-41页 |
3.5.3 VSG并网运行模式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4章 VSG的参数设计及其仿真试验验证 | 第45-53页 |
4.1 VSG的暂态响应优化建模 | 第45-46页 |
4.1.1 暂态响应优化分析 | 第45-46页 |
4.1.2 暂态响应优化建模 | 第46页 |
4.2 VSG的参数自适应控制 | 第46-49页 |
4.2.1 优化模型求解 | 第46-47页 |
4.2.2 自适应控制策略的设计 | 第47-49页 |
4.3 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VSG技术在能量路由器中应用的仿真验证 | 第53-75页 |
5.1 能量路由器整体结构设计 | 第53-54页 |
5.2 分布式电源组件建模 | 第54-62页 |
5.2.1 光伏发电系统 | 第54-56页 |
5.2.2 风力发电系统 | 第56-57页 |
5.2.3 柴油发电机系统 | 第57-62页 |
5.3 储能系统建模 | 第62-65页 |
5.3.1 蓄电池参数及其等效模型 | 第62-63页 |
5.3.2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研究 | 第63-65页 |
5.4 在无储能装置的电力网络中的仿真验证 | 第65-70页 |
5.4.1 负载侧变化情况下系统的仿真验证 | 第65-67页 |
5.4.2 源测变化下系统的性能仿真 | 第67-68页 |
5.4.3 VSG中不同虚拟惯量和阻尼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 第68-70页 |
5.5 在有储能装置的电力网络中的仿真验证 | 第70-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