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表土孢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国内外表土孢粉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1.2 山地表土孢粉研究 | 第11-12页 |
1.1.3 人类活动干扰表土孢粉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 孢粉定量重建古气候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共存因子分析法 | 第13页 |
1.2.2 最佳类比法 | 第13-14页 |
1.2.3 花粉-气候响应曲面法 | 第14页 |
1.2.4 转换函数法 | 第14-15页 |
1.3 阿尔泰山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8-23页 |
2.1 阿尔泰山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23页 |
2.1.1 地质地貌特征 | 第18页 |
2.1.2 气候概况 | 第18页 |
2.1.3 水文概况 | 第18-19页 |
2.1.4 植被概况 | 第19-22页 |
2.1.5 土壤概况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3.1 表土样品采集 | 第23-24页 |
3.2 气象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4页 |
3.3 孢粉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3.3.1 孢粉样品的提取 | 第24-25页 |
3.3.2 孢粉鉴定 | 第25页 |
3.3.3 孢粉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3.4 古气候重建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阿尔泰山南坡表土孢粉分析结果 | 第27-36页 |
4.1 表土孢粉分析结果 | 第27-29页 |
4.1.1 山地荒漠带 | 第27页 |
4.1.2 山地草原带 | 第27-29页 |
4.1.3 山地森林带 | 第29页 |
4.1.4 山地草甸带 | 第29页 |
4.2 RDA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4.2.1 新疆表土花粉与植被、环境RDA分析结果 | 第29-30页 |
4.2.2 阿尔泰山花粉与植被、环境RDA分析结果 | 第30-31页 |
4.3 A/C 比值变化 | 第31-33页 |
4.4 A/C 比值和海拔以及降水之间的线性关系 | 第33页 |
4.5 乔木花粉变化 | 第33-36页 |
第五章 阿尔泰山南坡孢粉-植被-环境之间关系探讨与全新世气候变化 | 第36-48页 |
5.1 表土孢粉与植被、气候之间的关系 | 第36-39页 |
5.1.1 表土孢粉与不同植被带关系以及花粉种属的代表性 | 第36-38页 |
5.1.2 不同区域表土花粉组合与气候、植被之间的关系 | 第38-39页 |
5.2 孢粉比的指示意义 | 第39-42页 |
5.2.1 A/C 比值随植被带的变化及其与海拔和降水之间的关系 | 第39-42页 |
5.2.2 AP/NAP 比值与海拔之间的关系 | 第42页 |
5.3 孢粉记录的全新世以来喀纳斯湖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 | 第42-44页 |
5.4 基于喀纳斯湖钻孔孢粉数据在不同表土花粉范围的定量重建 | 第44-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49页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2页 |
附表 | 第62-7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