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43页 |
1.1 引言 | 第19页 |
1.2 气液相变与经典成核理论 | 第19-22页 |
1.2.1 气液相变过程概述 | 第20-21页 |
1.2.2 经典成核理论 | 第21-22页 |
1.3 固-液界面纳米气泡 | 第22-35页 |
1.3.1 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发现 | 第23-24页 |
1.3.2 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制备方法 | 第24-26页 |
1.3.3 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特征 | 第26-28页 |
1.3.4 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1.3.5 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稳定性理论 | 第31-34页 |
1.3.6 固-液界面纳米气泡潜在应用 | 第34-35页 |
1.4 分子模拟技术 | 第35-41页 |
1.4.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 第35-36页 |
1.4.2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 | 第36页 |
1.4.3 分子势能 | 第36-38页 |
1.4.4 分子动学力常用算法 | 第38-40页 |
1.4.5 分子动学力常用系综 | 第40-41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41-43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41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41-43页 |
第二章 界面纳米气泡与均相气泡成核临界核关系研究 | 第43-59页 |
2.2 研究背景 | 第43-44页 |
2.3 理论背景 | 第44-49页 |
2.3.1 界面纳米气泡锚定于圆形孔表面 | 第45-46页 |
2.3.2 界面纳米气泡锚定于直孔表面 | 第46-48页 |
2.3.3 界面纳米气泡的稳定性分析 | 第48-49页 |
2.4 模拟证明 | 第49-56页 |
2.5 小结 | 第56-59页 |
第三章 溶剂交换过程纳米气泡成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第59-75页 |
3.2 研究背景 | 第59-60页 |
3.3 模拟模型和方法 | 第60-64页 |
3.3.1 模拟模型 | 第60-63页 |
3.3.2 模拟细节 | 第63-6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64-72页 |
3.4.1 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 第65-69页 |
3.4.2 成核路径依赖于气体局部过饱和以及固体亲疏水性 | 第69-72页 |
3.5 小结 | 第72-75页 |
第四章 电解产生单个纳米气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第75-87页 |
4.2 研究背景 | 第75-76页 |
4.3 模拟模型和方法 | 第76-79页 |
4.3.1 模拟模型 | 第76-78页 |
4.3.2 模拟参数 | 第78-7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9-84页 |
4.4.1 电极半径对气泡成核的影响 | 第79-81页 |
4.4.2 电解速率对气泡成核的影响 | 第81-84页 |
4.5 小结 | 第84-87页 |
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气泡稳定性影响研究 | 第87-101页 |
5.2 研究背景 | 第87-88页 |
5.3 模拟模型与方法 | 第88-91页 |
5.3.1 模拟模型 | 第88-90页 |
5.3.2 模拟细节 | 第90-91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0页 |
5.4.1 无表面活性剂时稳定的纳米气泡 | 第91-94页 |
5.4.2 可溶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气泡的影响 | 第94页 |
5.4.3 不溶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气泡稳定性的影响 | 第94-97页 |
5.4.4 表面活性剂诱导下的形成于化学非均匀表面的纳气泡去稳定机理 | 第97-100页 |
5.5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6.1 结论 | 第101-103页 |
6.2 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7页 |
附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 第117-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3-125页 |
作者简介 | 第125-127页 |
导师简介 | 第127-129页 |
附件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