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9页 |
·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界定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技术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论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产业化的关系模型 | 第22-31页 |
·技术吸收能力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第22-25页 |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内涵及过程机理 | 第22-23页 |
·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在引进创新中的地位 | 第23-25页 |
·自主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关系辨析 | 第25-28页 |
·高技术产业及其产业化的界定 | 第25-27页 |
·高技术产业化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 第27-28页 |
·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产业化关系模型的构建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高技术产业化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关系的计量分析——以辽宁为例 | 第31-53页 |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31-39页 |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 | 第31-34页 |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技术产业化综合评价 | 第34-39页 |
·研究数据来源 | 第39页 |
·高技术产业化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关系的计量分析 | 第39-49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概述 | 第40-43页 |
·模型的设定及分析 | 第43-45页 |
·异方差加权最小二乘法修正模型及分析 | 第45-49页 |
·基于计量分析结果的相关讨论 | 第49-53页 |
·技术改造、消化吸收经费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化 | 第49-50页 |
·研究开发(R&D)与高技术产业化 | 第50页 |
·人力资本与高技术产业化 | 第50-51页 |
·金融支持与高技术产业化 | 第51-53页 |
4 辽宁高技术产业化与技术吸收能力现状分析 | 第53-59页 |
·辽宁省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53-55页 |
·辽宁省高技术产业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55-58页 |
·R&D经费投入相对较少,支出结构不合理 | 第56页 |
·技术的消化吸收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 | 第56-57页 |
·产业技术吸收能力的人力资本障碍 | 第57页 |
·产业关联效应低,技术吸收缺乏良好的产业环境支持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政策建议及研究不足 | 第59-63页 |
·提高技术吸收能力,加快辽宁高技术产业化步伐的政策建议 | 第59-62页 |
·加大研发及消化吸收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技术吸收能力 | 第59-60页 |
·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提升技术吸收能力 | 第60页 |
·加大风险资本投资力度,提高技术吸收能力 | 第60-61页 |
·促进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为技术吸收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 第61-62页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吸收能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62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