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规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15-16页 |
2 食品安全规制的经济学分析 | 第16-26页 |
·食品安全及食品安全规制的概念 | 第16-17页 |
·食品安全的定义 | 第16-17页 |
·食品安全规制的定义 | 第17页 |
·食品安全规制的必要性研究 | 第17-20页 |
·公共物品与食品安全规制 | 第17-18页 |
·外部性与食品安全规制 | 第18-20页 |
·信息不对称与食品安全规制 | 第20页 |
·食品安全的博弈分析 | 第20-26页 |
·消费者与食品生产厂商之间的博弈 | 第21-22页 |
·食品生产厂商和政府规制机构之间的博弈 | 第22-24页 |
·消费者和政府规制机构之间的博弈 | 第24-26页 |
3 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 第26-38页 |
·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现状 | 第26-29页 |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职能分工 | 第26-28页 |
·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28-29页 |
·中国食品安全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 第29-30页 |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 | 第30-31页 |
·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 | 第31-32页 |
·执法力度存在偏差 | 第32-34页 |
·中国食品安全规制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4-38页 |
·食品安全规制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健全 | 第34页 |
·多部门分段监管导致政府失灵 | 第34-37页 |
·道德缺失和信任危机并存 | 第37-38页 |
4 主要国家食品安全规制现状与比较分析 | 第38-45页 |
·欧盟的食品安全规制 | 第38-40页 |
·欧盟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 | 第38-39页 |
·欧盟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39页 |
·欧盟的市场准入条件 | 第39-40页 |
·美国的食品安全规制 | 第40-41页 |
·美国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 | 第40页 |
·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40-41页 |
·美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第41页 |
·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制 | 第41-43页 |
·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 | 第41-42页 |
·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42页 |
·日本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第42-43页 |
·印度的食品安全规制 | 第43-45页 |
·印度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 | 第43-44页 |
·印度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44页 |
·印度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第44-45页 |
5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的对策思考 | 第45-51页 |
·形成相对集中化的监管模式 | 第45-46页 |
·转变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规制执法方面的职能 | 第46-47页 |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47-49页 |
·制定配套和完整的法律法规 | 第48页 |
·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 | 第48页 |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 | 第48-49页 |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 第49-50页 |
·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