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ZSM-5及其杂原子分子筛和钛硅分子筛TS-1研究简介 | 第12-13页 |
1.2 钛硅分子筛TS-1合成方法简介 | 第13-16页 |
1.3 ZSM-5分子筛及钛硅分子筛TS-1的表征方法 | 第16-18页 |
1.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16页 |
1.3.2 紫外可见反射光谱(UV-Vis) | 第16-17页 |
1.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17页 |
1.3.4 拉曼光谱(Raman) | 第17-18页 |
1.3.5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EM/TEM) | 第18页 |
1.4 钛硅分子筛TS-1的应用 | 第18-20页 |
1.4.1 烯烃环氧化反应 | 第19页 |
1.4.2 苯酚羟基化反应 | 第19-20页 |
1.4.3 环己酮氨氧化反应 | 第20页 |
1.5 选矿药剂黄药的污染危害概况及治理技术 | 第20-26页 |
1.5.1 自然降解法 | 第21页 |
1.5.2 光催化法 | 第21-22页 |
1.5.3 吸附法 | 第22-23页 |
1.5.4 生物法 | 第23-24页 |
1.5.5 过氧化氢氧化法 | 第24-26页 |
1.6 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6-28页 |
1.6.1 论文选题依据 | 第26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6.3 研究创新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8-29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8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31页 |
2.2.1 廉价体系下固相合成Si-ZSM-5分子筛 | 第30页 |
2.2.2 廉价体系下固相合成杂原子ZSM-5分子筛 | 第30页 |
2.2.3 廉价体系下固相合成钛硅分子筛TS-1 | 第30-31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1页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31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1页 |
2.3.3 紫外可见反射光谱(UV-Vis) | 第31页 |
2.4 TS-1/H_2O_2降解黄药反应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廉价体系固相合成分子筛的研究 | 第34-54页 |
3.1 廉价体系固相合成Si-ZSM-5及杂原子ZSM-5的研究 | 第34-40页 |
3.1.1 不同硅源固相合成Si-ZSM-5 | 第34-36页 |
3.1.2 晶化温度对Si-ZSM-5结构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3 晶化时间对Si-ZSM-5结构的影响 | 第37-39页 |
3.1.4 不同硅源固相合成杂原子ZSM-5分子筛 | 第39-40页 |
3.2 廉价体系固相合成钛硅分子筛TS-1的研究 | 第40-49页 |
3.2.1 矿化剂的影响 | 第40-43页 |
3.2.2 不同温度下固相合成钛硅分子筛TS-1(50) | 第43-45页 |
3.2.3 晶化温度对高钛含量的钛硅分子筛TS-1结构的影响 | 第45-47页 |
3.2.4 晶化时间对高钛含量的钛硅分子筛TS-1结构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5 微硅粉固相合成钛硅分子筛TS-1(33) | 第48-49页 |
3.3 钛硅分子筛TS-1结晶动力学研究 | 第49-52页 |
3.3.1 结晶动力学 | 第49-51页 |
3.3.2 表观活化能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TS-1/H_2O_2降解黄药的研究 | 第54-62页 |
4.1 TS-1催化H_2O_2氧化黄药 | 第54-56页 |
4.2 焙烧对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4.3 温度对TS-1/H_2O_2催化氧化黄药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 初始pH对TS-1/H_2O_2催化氧化黄药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情况 | 第74-76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6页 |